Matching Items (33)
Filtering by

Clear all filters

137133-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
In recent years, China and Japan have both experienced the serious challenge of handling som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natural disasters in human history with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2011 Fukushima incident. After careful examination of geological surveys and further evidence released in the aftermath, these two incidents

In recent years, China and Japan have both experienced the serious challenge of handling som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natural disasters in human history with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2011 Fukushima incident. After careful examination of geological surveys and further evidence released in the aftermath, these two incidents can be regarded as man-made or technological disasters, which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the multitude of natural disasters that have happened previously. Their unique causation also creates a need for separate analysis of the public reaction towards these disasters. Due to existing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 gaps withi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governments, the official media reports of these disasters also hold many problems, such as a lack of clarity, consistency, and transparency caused by a shortage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Japan, in particular, has grappled with the bias of "nuclear nationalism" since post-World War II. These issues and ideas can change public opinion drastically, which makes it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combined effects on the psychology of people trying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se technological disasters and examine possible solutions for this problem.
ContributorsPaschke, Lauren Anne (Author) / Spring, Madeline (Thesis director) / Zhu, Jie (Committee member) / Barrett, The Honors College (Contributor) /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etters and Cultures (Contributor)
Created2014-05
168549-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本文从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进行分析,从新冠疫情前后城商行不良贷款、盈利能力、资本充足性等角度进行比较,总结新冠疫情之后城商行不良贷款规模上升、区域分化、不良处置加大等特征变化。然后,从企业、个人和银行本身等路径全面系统地分析新冠疫情对城商行不良贷款的直接影响,并从“宽信用”、“宽监管”和“宽货币”等政策层面对城商行不良贷款的间接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在实证分析上选取2018年一季度至2020年四季度的9个经济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分成宏观、行业和银行等三个层次,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20家上市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建立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对新冠疫情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稳定性和影响机制检验,得出了受疫情冲击越严重的地区,经济受影响越明显,因而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加得越多的结论,而且疫情对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且具有连续且时滞性的影响。相比高拨备覆盖率的城市商业银行,疫情更能提高低拨备覆盖率、抵御风险较低的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选取银行资本充足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选取工业增加值和居民人均收入作为渠道变量,进行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说明工业增加值和居民人均收入对城商行不良贷款有负向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城商行不良贷款处置和有效预防疫情带来不良风险的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ContributorsZhong, Rujian (Author) / Zhang, John (Thesis advisor) / Zhu, Ning (Thesis advisor) / Hu, Jie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50-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在新证券法实施当年,企业纷纷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基于此背景展开本文的研究。本文主要关注新证券法实施后,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发现,新证券法实施之前,事务所变更并未提升公司的审计质量,反而降低了审计质量,而在新证券法实施引起后,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一方面,事务所通过增加审计师的人数与改善审计师的学历构成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审计师通过提高自身审计审慎程度来应对外部监管环境,提高其审计质量。本文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关注“换师不换所”现象的影响,发现排除了该现象影响后,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质量的正向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其次关注公司自身特征的影响,发现新证券法实施后,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作用,在企业内部控制较差、民营企业、市场化水平较低时更加显著,表明新证券法实施后,企业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提升了审计质量。最后关注审计师个人特征的影响,本文将审计师个人特征归类为“硬性条件”和“软实力”,发现新证券法实施后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质量的正向作用,在审计师性别为女、学历较高、审计经验较丰富以及所内职务较高时更加显著。 本文研究发现为新证券法实施提供了经济后果检验证据,并发现事务所通过事务所层面和审计师层面改善其审计行为,补充了相关政策后果研究;同时拓宽了事务所层面的圈层研究,并为审计质量研究提供增量贡献。
ContributorsSun, Yao (Author) / Huang, Xiaochuan (Thesis advisor) / Cheng, Shijun (Thesis advisor) / Zhu, Kev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51-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作团队将功能性领导角色分配给那些具有必要才能的成员。认识到这一趋势,领导学领域的学者开始将他们的关注重点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影响过程转移到团队成员之间的水平和共享的领导过程。共享领导,被定义为一种团队现象,即领导的角色和影响力在团队成员中分配,已经在一系列学术领域中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包括工业和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和创业管理等。与其他领导理论关注正式任命的领导者的领导作用不同,共享领导强调团队成员在团队领导过程中的代理作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共享领导在提高团队效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共享领导力是一个有趣的新领域,它丰富了我们对领导力的理解,并将领导力范式从将领导力视为个人的属性转变为将领导力视为集体的属性。本文以AR公司的技术或研发团队为例,对其共享型领导的典型特征、表现形式以及对员工个体创造力和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第一,理清了技术型团队共享型领导的特征与表现形式。技术团队共享型领导主要实现了领导力与影响力在团队成员内部之间的共享和横向分担,且领导与下属之间的角色界限也变得模糊。同时,技术团队共享型领导表现在开放性的领导风格、团队内部的知识分享与共同学习以及领导角色定期轮换与交流等。第二,探讨技术型团队共享型领导对个体创造力与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法,按照量表开发、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程序,检验共享型领导对个体创造力与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共享型领导能够正向影响员工的团队认同;员工的团队认同能够负向影响其离职意向;员工团队认同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离职意向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共享型领导与心理授权正相关;心理授权与个体创造力正相关;员工的心理授权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在在共 享型领导与员工心理授权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在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团队认同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ContributorsJi, Pengwei (Author) / Chen, Pei-Yu (Thesis advisor) / Hu, Jie (Thesis advisor) / Zhang, Joh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52-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质量、发展点及发展能力的重大选择、规划和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指引长远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指明发展点,并确定企业需要的发展能力,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战略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股权结构是战略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而股权即是公司治理过程中的核心,又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在公司运行的过程中有着管理作用。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在过去十余年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联合舰队”的独特经营理念,并摸索形成一套独特的“上市公司孵化器”创新模式和股权结构。集团一方面像全世界所有的公司一样,是一个生产产品的公司,同时又是一个生产公司的公司,而且是生产上市公司的公司。微创医疗通过打造“医疗联合舰队”的模式来渗透高端医疗器械各个细分板块,确立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地位,并通过各种员工持股平台让高管和核心员工共同参与上市公司孵化,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壮大。如今,集团“联合舰队”的战略已呈现出“1+12+5”布局,帮助集团实现指数化增长。本文选择微创医疗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微创医疗独特的“联合舰队”战略和创新股权结构对集团业务发展和集团价值创造等方面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微创医疗采用“上市公司孵化器”执行模式的动因,探索生物医药企业赛道多元化发展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管理实践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ContributorsHuang, Qianping (Author) / Shao, Benjamin (Thesis advisor) / Cheng, Shijun (Thesis advisor) / Jiang, Zha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57-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的好坏,不仅仅对证券市场产生很深的影响,也关联中国的金融、经济、以及社会稳定。房地产资金需求大,更多是依靠贷款。财务杠杆是双刃剑,一方面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另一方面也带来更多的风险,导致绩效的下降。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研究较多,本文考虑到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以及有息负债自身特点,结合目前国家对房地产“三条红线”的调控,在对房地产企业有息负债结构和绩效现状分析基础上,拟以2009年-2019年我国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房地产公司有息负债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并验证了7个假设: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净负债率与经营绩效呈倒U形相关关系;有息负债短期借债比与经营绩效呈倒U形相关关系;有息负债长期借债比与经营绩效呈倒U形相关关系;银行贷款占比与经营绩效呈倒U形相关关系;上市非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净负债率对经营绩效的倒U形关系比国有企业更显著;严格的土地政策下,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净负债率对经营绩效的倒U形关系比从宽的土地政策下更显著;严格的货币政策下,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净负债率对经营绩效的倒U形关系比从宽的货币政策下更显著。本文建立模型进行基本回归,然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再进一步计算出极值点,寻找最优的有息负债结构。最后结合房地产行业未来趋势,研究通过哪些途径优化企业有息负债结构,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ContributorsChen, Min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Li, Feng (Thesis advisor) / Cheng, Shiju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440-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中国税务师事务所这个行业在我国算是一个新兴行业,在国际上也算是比较特别的行业。比如美国、加拿大等主流西方国家没有税务师事务所这个行业。我国的税务师事务所这个行业是整合了西方税务律师以及税务会计师职能成立的一个特别的行业。在这些年我国税务师事务所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专业服务业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的规范、税收征管技术的提升以及税收管理的后置导致我国对于税收专业服务需求的暴增。税务师事务所行业类似于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但是又明显有别于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相比,税务师事务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税收法律法规变化非常快,整体适用的法律法规相较于律师事务所更窄;而与会计师事务所比较,税收服务的价值弹性明显高于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高频与主管的国家权力机关沟通、更讲究实践,主管行政机构行政裁量权很大。 一般而言,税务师事务所的激励机制可以分为“加盟制”或者“合伙制”,而组织形态可以分为独立“子公司”以及“分公司”,不同的激励机制以及不同的组织形态,不仅仅影响每个合伙人,更影响每个员工的心态与切身利益,最后将极大的影响公司的发展。本文尝试从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相关理论阐释相关的关系,并以此希望对正在快速发展的税务师事务所行业的激励机制和组织形态的构建有所启发。
ContributorsGu, Chunxiao (Author) / Huang, Xiaochuan (Thesis advisor) / Cheng, Shijun (Thesis advisor) / Chang, Stanley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1
187509-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本文的研究背景部分首先回顾了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发展历程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相关数据显示定向增发投资收益率年度平均值与不同公司定向增发投资收益率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因此,探索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是一个重要且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基于现有关于定增投资收益率的三个基础理论,即监督成本理论、流动性风险补偿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分别选取机构投资者参与、大股东参与以及信息不对称三个因素,通过实证方法探索影响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投资收益率的因素。本文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动因与经济后果以及定向增发投资收益率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将可能影响定增收益率的其他因素纳入实证模型进行考察。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各个因素对定增收益率的影响,并且对不同股权结构、产权性质企业定向增发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在拓展性研究方面,本文进一步将定增投资收益率细分为定增折价收益率与锁定期收益率进行考察;并考察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定向增发上市后绩效表现的影响;最后,考虑到我国政策因素对定增收益率的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考察了2011年与2017年两次定增细则的修订如何作用于各个因素对定增收益率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在学术层面丰富了定向增发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在实践层面,本文关于定增政策影响方面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本文提供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定向增发影响因素的相关证据,以及各个因素如何作用于定增上市后公司的绩效表现,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定向增发投资者选择定向增发企业,更好地做好风险与收益权衡以及后期的投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上市公司是否进行定向增发,以及如何进行定向增发提供了指引。
ContributorsZhou, Huanfei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Hu, Jie (Thesis advisor) / Shao, Benjam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3
187513-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作为凸显国际竞争战略的重要标志性产业之一,MEMS传感器因其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等特征备受全球主要国家的重点关注。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驱动力主要表现为政策的正向驱动效应明显,下游需求潜力巨大,资本流入效应明显,企业研发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等。在这些驱动因素下,我国MEMS产业涌现出以敏芯股份为代表的诸多优秀企业,国产化MEMS逐步在单一产品上突破外商“包围”,在全球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初步实现了点的突破。从MEMS产业本身来看,MEMS产品的商业进程慢、生产工艺非标准化、严重依赖下游应用场景、需求定制化程度高,技术端和需求端匹配要求极高,这意味着MEMS企业的先发优势尤其重要。然而,从技术成熟度、企业经营状况、竞争者数量等方面来看,本土MEMS传感器行业的替代趋势尚处初级阶段。企业规模还只是国际领先企业的零头, 产品比较单一,集成化集中度不高,而且产品加工制造等关键环节还严重依赖象IMT, TSMC(台积电)这样的外资控股企业。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链为切入点,系统梳理MEMS传感器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等。一方面,本文通过剖析全球MEMS产业链现状,并对比分析中国MEMS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此强化对MEMS产业更为深刻、理性和全面的认知;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MEMS上市公司主营策略,并结合敏芯股份、美新半导体等案例,分析国内MEMS相关企业的全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提出了本人对如何实现突围,如何在全球市场抢占先机的竞争战略思考。
ContributorsZhu, Xiaodan (Author) / Wu, Shin-Yi (Thesis advisor) / Hu, Jie (Thesis advisor) / Sun, Tianshu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3
187515-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并购重组一直是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增强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也一直积极鼓励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以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我国并购重组市场一直较为活跃,交易数量和规模屡创新高。然而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并购方支付过高的并购溢价,损害并购方价值。针对这一问题,证监会于 2008 年开始实施《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要求当标的资产估值是基于未来预期收益时,如果标的资产未来三年的实际盈利低于承诺利润,交易对方需以现金或股份形式对并购方进行补偿。因此,业绩承诺的政策初衷是防止被并购方操纵资产价格、保护并购方和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但近年来,部分公司与标的方合谋制定高业绩承诺以换取高估值溢价,继而引发财务造假、减持套现、利益输送、股价崩盘等一系列问题,比如曾被称为“游戏第一股”的掌趣科技从 2013 年开始疯狂并购多家公司并签订相应业绩承诺,公司股价随之飙升,华谊兄弟等大股东和管理层趁机大规模减持,累计套现近60亿,导致中小股东利益严重受损,资本市场对业绩承诺的质疑也日益增加。因此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实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上市公司进行并购交易时,通常会根据自身财务状况、股权结构、融资成本等因素设计并购支付方式。根据中国证监会 2014 年发布的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决定》 的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可采用现金、证券、现金与证券相结合等合法方式支付收购价款。收购方无论采取何种支付方式,都是期望通过优化配置资源、改善经营绩效和增加股东财富。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正不断完善,并购支付方式也逐渐走向多元化。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业绩承诺协议中的支付方式选择和补偿方式选择也可能会滋生并购双方进行利益输送的温床。因此,在该背景下,研究支付方式对业绩承诺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基本思路,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控制权等理论,分析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和支付方式对业绩承诺影响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二元逻辑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内容如下: 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梳理了并购、支付方式、业绩承诺等方面已有研究文献,指出已有研究文献的贡献和不足,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 在理论分析和作用机理方面,本文运用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优序理论、控制权理论等针对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以及支付方式对业绩承诺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在实证研究方面,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二元逻辑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了股权集中度、现金持有量和市场估值对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了资本结构、股权制衡以及税负协同在支付方式与业绩承诺之间的作用路径,得出本文的实证结论,最后采用更换实证模型方法和主要研究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稳健性检验。 最后给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指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股票支付方式更有利于实现业绩承诺。通过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以及现金支付和股权支付下的业绩承诺兑现进行均值差异检验,均发现两种不同支付方式下的业绩承诺兑现效果是显著存在差异的。(2)在理论上解释了支付方式影响业绩承诺的机理。运用信息不对称下的信号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公司控制权以及协同理论,阐述了支付方式影响业绩承诺的机理,业绩承诺的兑现是支付方式、资本结构、公司控制权结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来源于企业不同的融资方式,差异化的融资方式就会导致企业在并购完成后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协同和管理协同效应,同时,由于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对不同的支付方式均能够影响并购参与方的税收变化,能够产生税收协同效应,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的业绩承诺。 (3)在并购支付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运用多元回归统计回归的方法分析方法验证了现金持有量、股权集中度和市场估值是影响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重要因素。其中,股权集中度与支付方式的回归系数为负数,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现金支付;现金持有量与股份支付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即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越高,企业越偏好选择现金支付;市场估值与股份支付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企业并购支付方式具有择时效应,当上市公司股价较高时,上市公司会利用股票溢价来减少实际支付的金额。 (4)在支付方式对业绩承诺的兑现的研究中,运用逻辑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证实了支付方式能够对业绩承诺直接产生影响外,还发现资本结构、股权制衡和税负在其中发挥了中介的作用,其中相比现金支付,股权支付会引起股权结构和债务结构的变化,通过风险共担以及股权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一直股权制衡带来的寻租成本,从而有利于业绩承诺的兑现。股权支付能够获得递延交纳资本利得税、应计折日和资产增加等税收协同,也助力了业绩承诺的实现。与此同时,发现并购企业自身规模、被并购企业的规模、并购的类型以及是否是关联并购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为企业如何实现业绩承诺提供了参考。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 (1)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关于并购支付方式的研究主要关注支付方式的选择对并购绩效的影响,鲜少考虑业绩承诺这一前提下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综合考量当并购双方签订业绩承诺的情况下,企业的并购目标不同于简单追求控制权的转移,增加了对并购长期战略目标的关注,分析支付方式对业绩承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基于业绩承诺视角研究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进一步扩展了并购领域的研究视角。 (2)研究方法的创新。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验证支付方式对业绩承诺的影响。支付方式作为并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能否顺利实施并购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大多选择结构方程进行因素检验,本文采用中介效应的三步法进行验证,发现支付方式既有直接效应,同时还验证了资本结构、股权制衡和税收协同的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支付方式对业绩承诺影响的研究内容。 (3)研究方向和内容的创新。本文采用本文改变现有文献通过设置虚拟变量的方式将股份支付和现金支付截然分开,把并购案例中股份支付对价与并购支付总对价之间的比率作为并购支付变量,并购支付变量设计成连续变量;同时,本文以并购完成后样本公司的资本结构、股权制衡和税负变化衡量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为中介变量,详细分析支付方式对业绩承诺影响的作用机制,完善并丰富了并购领域的研究。
ContributorsPan, Jie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Chen, Xin (Thesis advisor) / Jiang, Zhan (Committee member) / Gu, B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