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ching Items (232)
Filtering by

Clear all filters

168570-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问世和ESG投资的崛起,绿色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逐步推进。企业环境绩效越来越重要,但其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高层梯队理论和深口袋理论,以 2015-2019 年沪深 300 成份股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CEO 学历、CEO任职经历、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以及分析师关注度对企业环境绩效影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由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具有高分析师关注度、CEO有重污染行业的任职经历时,其环境绩效更好。进一步研究表明外部治理会吸收其他因素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本文为CEO 背景及外部治理因素和企业ESG的关系提供了新证据,帮助投资者和监管层理解企业环境绩效。
ContributorsLim, Kah Ghee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Chiu, Tzu-Kuan (Thesis advisor) / Sun, Jianfe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71-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作者采访了六家财产保险公司的16位与车险电销的崛起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级管理人员(含个别实际负责电销运营的中层管理人员),力图寻找和发现2000年到2016年期间车险电销在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崛起与发展、某些保险公司依托车险电销的创新战略实现突破性发展、超越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和背后因素。通过一对一访谈和公开资料收集,还原了车险电销作为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在中国财险市场崛起和发展的演进过程,不同财险公司对于车险电销的认知、判断、战略决策与定位、战略执行与创新变革以及最终的结果等巨大差异的体现,包括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意识、认知和实际战略的选择,采用先行还是跟随的市场策略。从本案例16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访谈内容可以看到,公司决策机制的差异在公司作为一个组织面对商业模式创新战略的选择时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善于学习、思维敏锐、危机意识强烈的领导者是公司能够选择与定位业务创新战略的催化剂和决定性因素,作者称之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某些时候也可以叫战略家。他们敢于试验和投入,力争主导制定发展标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否定自我和改革创新,在不同阶段选择和引进合适的人才、培养适应新战略的知识与能力、建立新的管理架构和全新的绩效激励制度,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持续稳定的领导力基础之上,以使新的战略决策和定位得以强力推进、反馈改进、开花结果。本案例中不同所有制公司所呈现的个人(领导者)对于战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极具特色。 大量的文献表明,在制造业中的成熟企业往往很难认知和应对激进的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它们的组织惯性阻碍其做出改变和创新,在战略决策上无法抛弃原有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那么,在中国的金融(保险)服务业,面对产品或渠道的商业模式变革,是否也存在同样的困境?
ContributorsChen, Chun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Yu, Xiaoyun (Thesis advisor) / Jia, Na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4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位居全球经济总量排名第二,成为全球经济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实现了中国“增长奇迹”。但是,近年来企业普通员工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在于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薪酬激励理论,企业为员工支付更高的薪酬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和企业价值。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员工薪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创新绩效是否在其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国内外有关员工薪酬、创新绩效和企业价值三者关系的相关文献,结合该领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以我国科创板上市的214家公司为本文研究的样本。在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全样本中,回归结果发现,员工薪酬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员工薪酬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创新绩效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创新绩效在员工薪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的作用。 (2)区分了企业产权性质后,在民营企业的样本组中,其回归结果发现与全样本组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在非民营企业的样本组中,员工薪酬与创新绩效和企业价值的系数虽为正,但系数的P值并不显著,说明员工薪酬对创新绩效和企业价值都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但不显著;创新绩效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创新绩效在员工薪酬对企业价值的关系中不具有中介效应,而是起到了遮掩效应的作用。   (3)区分了企业经营所在地后,在非一线城市企业样本中,其回归结果发现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在一线城市企业样本中,回归结果发现,员工薪酬的系数虽然为正,但P值不显著,说明员工薪酬对创新绩效和企业价值都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但不显著;创新绩效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向相关;创新绩效在员工薪酬对企业价值的关系中起到了遮掩效应。
ContributorsJin, Jian (Author) / Huang, Xiaochuan (Thesis advisor) / Chang, Chun (Thesis advisor) / Li, Hongm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45-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与探索愈发呈现良好的态势,国产院线电影也在实践中努力赢得观众和票房市场。其中类型喜剧电影,最符合商业电影规律、最顺应影视市场需求、最能获得票房收益而备受影视创投机构、制作公司青睐。本论文研究对象聚焦类型喜剧电影,通过“欢声笑语里的财富”现象,探究类型喜剧电影内部本体构成要素与外部客观促成要素的关联;以通过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因素对中国电影票房之类型喜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影视创投和影视制作总结并提供可靠建议。 本论文整体结构包括: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相关文献综述与文献评述和论文创新性。第二部分聚焦类型喜剧本身,从电影学范畴的电影本体出发,探究“笑”的心理、社会与文化内涵,并分析将“笑”对经济领域的延伸。第三部分以影视投资、票房为依托,从现象和数据中探寻影响类型喜剧电影的因素,为展开中国电影票房之类型喜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做好理论的铺垫。第四与第五部分则基于上述理论进行实证检验,选用2013-2020年电影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喜剧类型对票房的吸引力,以及不同种类型喜剧对电影票房的提振效果作用差异。研究发现喜剧电影对电影票房有显著的提振作用;以及研究电影的外部影响因素(续集效应)对电影票房的作用。发现续集电影有更好的票房表现,续集效应的票房提升作用在喜剧电影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本论文研究成果最终将回归到“欢声笑语里的财富”本身;即“类型复合喜剧”对促进电影与金融产业的互动关联、实现更加可持续化发展,以及进而推动经济及文化业的发展。
ContributorsLiu, Yongqian (Author) / Shen, Wei (Thesis advisor) / Zhu, Ning (Thesis advisor) / Dong, Xiaoda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46-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兴技术被用于提高企业营销策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基因检测作为新时代的生物技术,随着其成熟与普及,也逐渐被用于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基因检测能较真实地反映出人体的生理信息,不仅能帮助顾客了解其实际需求,也有助于企业针对性开发新产品和提供精准营销活动。本研究检验了企业营销活动中使用基因检测对消费者购买的提升作用,并尝试探讨相关机制。首先,本研究与护肤品品牌百雀羚合作,通过实验法观察并收集了使用基因检测和未使用基因检测的消费者购买数据,分析发现,不考虑其他因素时,基因检测能显著提高消费者护肤购买行为。短期内,基因检测对老顾客购买行为提升作用更强。长期来看,基因检测对新顾客购买行为提升作用更强。而在平均消费水平更高的地区,基因检测的作用更强。另外,本研究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进一步收集数据分析发现,肤质相关基因检测能显著提高消费者购买推荐护肤品的意愿。而当存在感知有用性时,愿意购买推荐护肤品的顾客人数会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发现基因检测可以有效提高顾客的购买行为和购买意愿,丰富了新技术与精准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文献的内容。为进一步分析基因检测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和购买意愿内部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初步尝试和基础支持。另外,本研究的结论也为企业利用基因检测技术提高营销策略和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ContributorsWu, Jian (Author) / Chen, Pei-Yu (Thesis advisor) / Chen, Xinlei (Thesis advisor) / Li, William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47-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中,风险资本偏好于科创企业,而科创企业的重要创新产出——专利,是衡量其创新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标的,分别探讨其专利数量、质量对股权融资的影响效应。从理论意义来看,目前关于专利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上市公司。此外,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层面及内容,大多关注一个维度,专利要素内容相对单一。另外,既有研究对专利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研究较多,对于专利与融资估值之间关系的关注较少。为此,本文从非上市科创企业入手,从专利的数量、质量两个维度对其股权融资进行整体分析、研究。从实践意义来看,本文通过收集非上市公司、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专利、财务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专利数量、质量与融资估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预备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提供可借鉴的内容。 基于此,本文以综合质性研究和定量实证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对专利数量、质量与创新型企业的融资估值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以3家非上市公司和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标的,取得初步结论后,以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专利数量与融资估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 2、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专利质量与融资估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在专利数量与融资估值的关系方面,上市公司的专利数量的临界值比非上市公司更高,且在跨过临界值之后,专利数量的增减对于非上市公司融资估值的影响会比上市公司的影响更大。 4、从企业IPO前的专利情况与企业IPO后第一年的融资估值之间的关系来看,企业IPO前的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与融资估值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说明对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来说,在企业IPO前的积累阶段,企业的专利数量越多,专利质量越高,对于企业的融资估值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ContributorsWang, Hua (Author) / Shao, Benjamin (Thesis advisor) / Chang, Eric (Thesis advisor) / Zhu, Kev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48-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随着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思潮的涌入,中国企业整体社会责任履行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诸如产品质量问题、环境污染、劳资冲突等社会责任事件仍层出不穷。为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政府和社会组织陆续出台多个纲要和文件推动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对于企业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当下中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已经从“企业是否要履行”,转向“企业如何履行”以及“如何促进企业履行”。然而,中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不容乐观,根据“润灵环球”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数据库显示,中国2018年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上市企业数量占比不足1/4,其中自愿披露的占比不到1/5,而从披露的质量来看,平均得分也仅为42分,较及格线还有较大的距离。针对这一研究背景,本文将媒体关注和制度环境二者同时考虑在内,构建一个系统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影响的理论框架,并利用中国2009-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定量的方法考察了媒体关注和制度环境二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直接影响以及交互影响效果,实证结果显示,媒体关注和制度环境均能显著的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且制度环境在媒体关注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指标替换、考察内生性问题和分组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结论发现,媒体关注和制度环境二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在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不同的媒体报道类型以及不同性质企业中具有异质性。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特色 制度背景下,本研究对如何从外部治理视角出发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具有较强的政策启发。
ContributorsJi, Pengbin (Author) / Shao, Benjamin (Thesis advisor) / Shi, Weilei (Thesis advisor) / Jiang, Zha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49-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本文从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进行分析,从新冠疫情前后城商行不良贷款、盈利能力、资本充足性等角度进行比较,总结新冠疫情之后城商行不良贷款规模上升、区域分化、不良处置加大等特征变化。然后,从企业、个人和银行本身等路径全面系统地分析新冠疫情对城商行不良贷款的直接影响,并从“宽信用”、“宽监管”和“宽货币”等政策层面对城商行不良贷款的间接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在实证分析上选取2018年一季度至2020年四季度的9个经济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分成宏观、行业和银行等三个层次,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20家上市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建立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对新冠疫情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稳定性和影响机制检验,得出了受疫情冲击越严重的地区,经济受影响越明显,因而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加得越多的结论,而且疫情对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且具有连续且时滞性的影响。相比高拨备覆盖率的城市商业银行,疫情更能提高低拨备覆盖率、抵御风险较低的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选取银行资本充足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选取工业增加值和居民人均收入作为渠道变量,进行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说明工业增加值和居民人均收入对城商行不良贷款有负向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城商行不良贷款处置和有效预防疫情带来不良风险的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ContributorsZhong, Rujian (Author) / Zhang, John (Thesis advisor) / Zhu, Ning (Thesis advisor) / Hu, Jie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50-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在新证券法实施当年,企业纷纷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基于此背景展开本文的研究。本文主要关注新证券法实施后,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发现,新证券法实施之前,事务所变更并未提升公司的审计质量,反而降低了审计质量,而在新证券法实施引起后,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一方面,事务所通过增加审计师的人数与改善审计师的学历构成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审计师通过提高自身审计审慎程度来应对外部监管环境,提高其审计质量。本文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关注“换师不换所”现象的影响,发现排除了该现象影响后,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质量的正向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其次关注公司自身特征的影响,发现新证券法实施后,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作用,在企业内部控制较差、民营企业、市场化水平较低时更加显著,表明新证券法实施后,企业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提升了审计质量。最后关注审计师个人特征的影响,本文将审计师个人特征归类为“硬性条件”和“软实力”,发现新证券法实施后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质量的正向作用,在审计师性别为女、学历较高、审计经验较丰富以及所内职务较高时更加显著。 本文研究发现为新证券法实施提供了经济后果检验证据,并发现事务所通过事务所层面和审计师层面改善其审计行为,补充了相关政策后果研究;同时拓宽了事务所层面的圈层研究,并为审计质量研究提供增量贡献。
ContributorsSun, Yao (Author) / Huang, Xiaochuan (Thesis advisor) / Cheng, Shijun (Thesis advisor) / Zhu, Kev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51-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作团队将功能性领导角色分配给那些具有必要才能的成员。认识到这一趋势,领导学领域的学者开始将他们的关注重点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影响过程转移到团队成员之间的水平和共享的领导过程。共享领导,被定义为一种团队现象,即领导的角色和影响力在团队成员中分配,已经在一系列学术领域中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包括工业和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和创业管理等。与其他领导理论关注正式任命的领导者的领导作用不同,共享领导强调团队成员在团队领导过程中的代理作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共享领导在提高团队效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共享领导力是一个有趣的新领域,它丰富了我们对领导力的理解,并将领导力范式从将领导力视为个人的属性转变为将领导力视为集体的属性。本文以AR公司的技术或研发团队为例,对其共享型领导的典型特征、表现形式以及对员工个体创造力和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第一,理清了技术型团队共享型领导的特征与表现形式。技术团队共享型领导主要实现了领导力与影响力在团队成员内部之间的共享和横向分担,且领导与下属之间的角色界限也变得模糊。同时,技术团队共享型领导表现在开放性的领导风格、团队内部的知识分享与共同学习以及领导角色定期轮换与交流等。第二,探讨技术型团队共享型领导对个体创造力与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法,按照量表开发、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程序,检验共享型领导对个体创造力与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共享型领导能够正向影响员工的团队认同;员工的团队认同能够负向影响其离职意向;员工团队认同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离职意向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共享型领导与心理授权正相关;心理授权与个体创造力正相关;员工的心理授权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在在共 享型领导与员工心理授权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在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团队认同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ContributorsJi, Pengwei (Author) / Chen, Pei-Yu (Thesis advisor) / Hu, Jie (Thesis advisor) / Zhang, Joh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