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ching Items (25)
Filtering by

Clear all filters

156342-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3 key questions of media budget allocation, to find our a better invest model. Including spending share of traditional media and digital media, program selection strategy and duration mix optimization to analyse the trend of sample A (a global cosmetic brand) . Based on every tes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3 key questions of media budget allocation, to find our a better invest model. Including spending share of traditional media and digital media, program selection strategy and duration mix optimization to analyse the trend of sample A (a global cosmetic brand) . Based on every test media campaign, we do research of media performance and sales volumn, add youth consumer behavior result, to develop a media investment ROI model for this brand. Create the evalu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past big data and find the learnings of different length TVC usage. Of course all relavant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will be summarized after every section.
ContributorsXu, Jin (Author) / Gu, Bin (Thesis advisor) / Chen, Xinlei (Thesis advisor) / Shao, Benjam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8
157381-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近20年,中国品牌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全球第三大零售市场。消费者的需求量在大幅增长,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连锁型品牌零售企业,员工是其产品和服务的载体。而如何做好不同层次的人员的激励体系,并得以踏实的落实和执行,是企业经营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也是品牌零售企业在竞争中获取优势的根本保证。另外,由于连锁零售企业基层员工流动性大、总体素质较低,如何对这部分员工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成为很多连锁零售企业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长期和短期激励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整体国内企业来看,运转良好的绩效考评体系并不多,大部分企业的绩效考评体系只注重短期激励而忽视了长期激励的作用,绩效考评关注的是目标的实现,与员工的发展相脱节。因此,如何做好品牌企业的激励体系,如何在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并最大化企业利润,是本文研究的重心。

目前的研究空白在于对连锁型店铺的激励绩效。而考虑到品牌零售中的连锁经营往往涉及到成百上千家门店,涉及到的从业人数较多,因而对门店的激励绩效的成败是关系到企业整体激励绩效好坏的关键。

本文对激励绩效方案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从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理论入手,分析连锁型品牌零售企业的激励绩效特点。连锁型品牌零售企业合伙制本质上与特许经营精神及设计理念一致,而想要改进的正是特许经营中加盟店与总部的博弈与消耗,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通过连锁型品牌零售企业绩效激励的真实案例(永辉超市合伙人制度、拉夏贝尔店铺合伙人制度、康奈零投入型与交股金型两种店铺合伙人制度)分析得出风险共担、超额利润分成的合伙人制度在连锁型品牌零售企业激励绩效方案设计中的可行性及意义,并从中发现了已有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店铺合伙人制度激励店长、提高单店销售业绩、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正向作用毋庸置疑,建议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与完善。
ContributorsZheng, Laili (Author) / Pei, Ker-Wi (Thesis advisor) / Chen, Xinlei (Committee member) / Zhu, Hongqua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7422-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冷链物流主要是指食品在生产到消费者食用前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以保障食品品质、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冷链物流相比于传统物流而言是一项更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受到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呈现迅猛发展态势。但是,冷链物流企业长期以来因规模小、固定资产少、服务范围窄、服务规范性弱而发展困难重重,核心问题是资金的问题。政府引导和鼓励打造冷链物流产业园,推动产业园投资和建设主体打造平台,实现对园区内冷链企业的聚集效应并通过金融服务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通过产融结合助力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成为目前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和未来趋势。

本研究聚焦冷链物流产业园金融服务助力冷链物流企业发展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基于产融结合理论,梳理冷链物流企业与产业园之间关系,从供需两侧探索冷链物流企业和产业园的金融服务的范围、类型和特点。第二,基于平台理论,构建冷链物流企业采纳产业园金融服务的研究模型,探索金融服务影响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因素,分析冷链物流企业采纳产业园金融服务的因素和途径。第三,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关切信息技术支持和知识分享在冷链物流企业采纳产业园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同时,梳理产业园提供金融服务可能面临哪些风险,制订冷链物流企业入驻园区的标准,防范风险。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18家冷链物流相关的产业园、物流园、冷链物流、商贸流通、金融等企业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基础上,拟定问卷并对268家企业进行调查收集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金融服务的有形性、可靠性、移情性、经济性对冷链物流企业采纳产业园金融服务影响显著,而响应性的影响不显著。同时

信息技术支持和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最后,针对产业园吸引冷链物流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冷链物流企业采纳产业园金融服务的风险,提出防范策略措施。
ContributorsYang, Su (Author) / Shen, Wei (Thesis advisor) / Chen, Xinlei (Thesis advisor) / Gu, B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7083-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摘要

当前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呈现出后劲不足、区域失衡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破解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实现其从梯度到均衡的演进成为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集体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主要涉及的基础概念、理论和方法模型;以2008~2015年无锡市滨湖区92个村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该区域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演变进程;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索了该区域集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分布不平衡性;并从空间关联视角切入,探索了驱动因素的溢出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

(1)2008~2015年,92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明显;2008年、2011年和2015年92个村按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可划分为高、中、低3类,并且在不同时段,各等级间的村级集体单位会相互迁移;集体经济收入呈现明显的右偏分布,尖峰厚尾的特征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集体经济发展出现了“双峰趋同”的现象。

(2)普通面板回归显示,物质资本、经济工作能力、科技进步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正向的依次减弱的影响,人口数量的影响为负;面板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本系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经济工作能力系数逐渐减小;人口规模系数先下降后上升;科技进步系数波动上升。

(3)空间计量结果显示,各变量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其中,物质资本的溢出效应为正(不显著),经济工作能力的溢出效应为正(显著),人口因素的溢出效应为负(不显著),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为正(显著)。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较难获取的2008-2015年92个村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相比于截面数据,更准确地测度了各要素对集体经济的真实影响;将空间关联因素纳入研究视域,探究了村级集体经济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
ContributorsJin, Liang (Author) / Gu, Bin (Thesis advisor) / Zhang, Anmin (Thesis advisor) / Zhu, Qigu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7092-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现今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表明,供应链上各个企业进行协调运作的基础是节点企业间有效信息进行高效传递。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通常存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现象、牛鞭效应等问题,供应链中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及真实性受到较大影响,这也是导致供应链管理整体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供应链伙伴间信息共享问题已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针对目前我国家居供应链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充分的问题及其理论研究的不足,来开展针对影响家居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因素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家居供应链这一特殊的行业供应链,建立基于家居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关键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实证方法来寻找影响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的关键因素及其具体影响程度。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信任、共同愿景、信息技术能力、渠道权力结构与信息共享间影响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对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家居供应链经销商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最后在回收的 164 份有效问卷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假设。研究结果显示:(1)不论是家居工厂与经销商间还是家居卖场与经销商间,信任对共享信息的内容和质量都有显著正向影响。(2)家居工厂与经销商间的共同愿景对彼此间信息共享内容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但对信息共享质量作用不明显。而家居卖场与经销商间的共同愿景对信息共享的内容和质量都有正向影响作用。(3)经销商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双方间信息共享的内容和质量都有显著影响,同时,还能促进家居工厂与经销商之间的信任,间接影响双方的信息共享程度。(4) 家居卖场与经销商间的渠道权力对双方间的信任程度有显著影响,而对双方间的信息共享没有直接影响。

本研究主要研究贡献在于:发现影响家居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关键因素,弥补了现有文献对中国供应链企业信息共享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特别聚焦于家居供应链;从供应链上下游整体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情境下信任、共同愿景、信息技术能力和渠道权力结构与信息共享之间的作用机理。
ContributorsYang, Yu (Author) / Gu, Bin (Thesis advisor) / Chen, Xinlei (Thesis advisor) / Zheng, Zhiqiang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7093-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当前各个城市都在努力推动“互联网+政务”的公共服务新模式,打造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资源,以民众需求为中心,解决民众信息查询、政府办事预约、政策咨询等公共活动的需要。可以看出,政务平台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是当前各地政府响应中央建立“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的重要举措。

本课题发现当前的政务平台逐步引入PPP模式,借助社会资源开发政务平台。但是,PPP模式是否有利于政务平台的建设,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更好地利用PPP模式进行开发工作,这些问题在现前的研究中没有得到很好地探索。带着这些问题,本课题对PPP模式在政务平台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在第一部分中,本课题政府公共服务和政务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整理,发现政务平台要想走出一条健康发展之路,需要借助社会资源进行市场化,而PPP模式符合当前政务平台建设的需要。本文对PPP模式在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

在第二部分中,本文对华东地区50座城市的政务平台进行了调研,对常见问题进行了整理,发现PPP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务平台建设中,且主要有四种模式,本文对50座城市的政务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数据采集,并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第三部分中,结合调研现状和文献研究成果,提出了PPP模式影响政务平台建设的相关假设,并构建了计量模型。通过短面板分析验证假设,并进行了Robust分析,证实结论的普适性。

在第四部分中,本文分析了研究结果,认为政务平台采用PPP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政务平台的建设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并且PPP模式与合作企业的估摸、信息的透明程度和平台的交互能力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用户对政务平台的评价。政府引入PPP模式,充分对接可利用资源,并加强盈利控制,对当前政务平台的建设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ContributorsZhao, Liang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Chen, Xinlei (Thesis advisor) / Shao, Benjam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710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理性决策理论基于“完全理性”假定,追求帕累托最优即个体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实际决策过程中,人的行为具备“有意识的理性,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投资者也是并不是完全理性、同质的。海外投资也是如此,其背景特征诸如地域、性格、年龄、财富等特征都会对海外投资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其程度大小势必也会因投资者背景特征的差异有所不同。考虑到投资者风险偏好与海外投资活动的关系鲜有文献涉及,笔者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选取该视角展开论述。

本文首先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概述了风险偏好的理论和偏好水平的度量办法,并总结了风险偏好对海外投资影响的理论基础,即决策理论和有限理性与行为经济学理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小城市城镇人群、二三线大城市人群、一线大城市人群、海外华人群体等不同地域的25-60岁之间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回收了有效问卷3748份,并就问卷结果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发现跨地域人群有着不同的投资需求,小城市城镇人群整体来说对于海外投资需求较低;二三线大城市人群对海外投资不抗拒且具备一定研究和分析能力;一线大城市人群26%已考虑移民或大量海外投资,对海外投资产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海外华人群体38%已考虑移民或大量海外投资,对于各类海外投资产品的接触机会很多。

再次,本文对风险偏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度量。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研究变量和研究模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跨地域人群风险偏好、跨地域人群风险偏好对海外投资影响两块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验证了相关假设。本文认为,跨地域人群具有较为明显的风险偏好,其中一线城市人群风险偏好最高,高于海外华人群体,高于二三线大城市人群和小城市城镇人群。基于教育水平、财富程度和信息获取的风险偏好对海外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风险偏好越高的区域,海外投资总额越多。充分验证了跨地域人群不同的风险偏好,以及风险偏好对海外投资的显著正向影响关系。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ContributorsWan, Jianying (Author) / Chen, Pei-Yu (Thesis advisor) / Wu, Fei (Thesis advisor) / Chen, Xinle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7111-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会达到45%左右。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的需求程度加大,政府单独出资建设公共项目会导致资金不足、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当前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的政府性债务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截至2017年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16.47万亿元,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为76.5%,其中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12.9万亿,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控制和转化成为经济新常态下重要特征之一。在地方债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PPP将替代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融资,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PPP模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领域融资的重要选项。

据此,本文基于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在债务约束的背景下,在地方政府债务约束下,PPP模式的引入,对城市规划中建设用地面积、人口规划规模与容量、建设用地属性等的城市规划变量的影响;与此同时,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是由地方官员,特别是受到作为地方政府党政“一把手”的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晋升压力和激励的影响,讨论市委书记/市长的晋升压力和激励对PPP模式引入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债务约束下,PPP模式的引入,显著增加城市规划中建设用地面积、人口规划规模与容量、建设用地属性等的城市规划变量;同时,地方政府官员存在利用PPP放大城市建设和规划规模的行为,反映了PPP项目在引入和使用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官员的激励的影响。
ContributorsXu, Ke (Author) / Chen, Pei-Yu (Thesis advisor) / Zhu, Qigui (Thesis advisor) / Chen, X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7113-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随着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的高收入人群,他们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如追求自然、简约、低调的休闲生活方式,更看重健康生活、自身的身心修养,和提高自身修养的内涵式生活,以及注重子女的内涵气质教育。

同时,具有很强烈地获得心理认同的需求,参加各种以消费和交往为媒介和主体活动的社群或“社交圈子”,在心理和情感上自我获得与其在财富、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品位等诸方面都类似的群体间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更看着与其社会阶层相匹配的身份地位、社交人脉、兴趣爱好等。

因此,从运营的角度来看,如何增加上述这些高净值人群对高净值社群的归属感,进而提高其对高净值社群的忠诚度,是高净值社群进一步可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基石。本研究以上海嘉庭俱乐部为例,在对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影响高净值社群归属感与忠诚度的关键因素,高净值社群中会员的归属感与忠诚度的关系,会员生活型态的差异使得归属感与忠诚度的影响关系呈现显著的不同。

实证研究表明,“时尚流行”会员较为理性,其更注重休闲风尚;而“优雅休闲与享受尊荣”的会员则偏感性,其相当注重心灵感受与宁静舒适的感觉,强调全家共享以及纯封闭式的会员享受,能够更多地认识到与个人品味和品位相同的人,如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价值观、子女教育等;内心更开放、所接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家庭,在嘉庭会感受到的归属感意识更高、其忠诚度也更高。
ContributorsLi, Hailin (Author) / Gu, Bin (Thesis advisor) / Chen, Xinlei (Thesis advisor) / Chang, Chu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6874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国内的工业制造业,由于产能过剩带来的产需不平衡、市场信誉危机带来的市场不规范以及历史供给关系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形成了以买方市场为主的供需结构关系。企业为了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增大市场占有率,往往会选择以信用赊销为主的结算方式,造成应收账款激增。但是,应收账款的激增在提高企业账面利润、降低存货储备的同时,也无形中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量,造成企业真实盈利能力下降、偿还债务能力减弱、资金周转效率降低,加大企业经营风险。所以,如何有效管理应收账款,从而增加企业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仅要在形成应收账款之后加大催收力度,形成多种多样、真实有效的回款方式,同时也要在合同签订、执行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力度。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析卧龙公司应收账款的成因与管理可以发现,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占据极高比例,卧龙公司对于赊销管理缺乏有效的组织结构与保障体系,本研究从销售合同、客户特征属性、客户财务数据角度出发,研究合同条款、客户特征属性、客户财务数据与应收账款是否逾期的关系。研究发现,应收账款逾期的客户,每年的逾期原因都不一样,但是影响逾期的显性因素是很少的,这与电机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相关,行业形势每年都面临较大的变化,但是另一方面,影响逾期的因素相对少意味着其实还是有办法找到主要原因的,只要可以提前预判出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应收账款逾期的问题。从整体的逾期与否预测的逻辑回归模型看,无论使用单变量筛选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还是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类正确率都可以达到70%以上,使用本研究中提炼出来的变量,在历史数据中,模拟预测过程的效果很好,为解决应收账款逾期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工具,而且,层次分析法充分采纳了团队管理公司多年的经验,变量最后控制在15个以内,能实现与50多个变量类似的效果,甚至更佳,降价了模型维护的经济成本、实际使用的难度,也客观上给带领团队进行尝试提供了信心。本文研究成果可以辅助卧龙集团管理应收账款,为控制风险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ContributorsPang, Xinyuan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Chang, Chun (Thesis advisor) / Zhu, Qigu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