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ching Items (284)
Filtering by

Clear all filters

168563-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自市场化改革以来,“资源高投入,环境高污染”粗放型增长方式,虽然使经济水平迅猛增长,但也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普遍存在,在微观层面上,非效率投资损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抑制企业的财富增长和发展动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无端浪费,降低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阻碍国家经济总量高质量增长及经济水平发展,导致国家经济增长驱力不足,对整个国家经济实力发展同样产生非常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通过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提高投资效率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2015-2020年沪深两市A股企业的财务数据经过筛选,得到样本为2357家上市公司,有效样本量为11780个样本观测值,并从市场竞争这一外部视角出发,对市场竞争的两个维度企业竞争地位和行业竞争程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我国A股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4点假设,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模型结果,验证假设,得到以下4个结论:1.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问题,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同时存在,且过度投资较投资不足严重;2.企业竞争地位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两者呈“U”型关系;3.较高的行业竞争程度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4.在企业竞争地位与非效率投资呈负相关关系的部分时,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的交互作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抑制作用产生叠加效应;而在企业竞争地位与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关系的部分时,行业竞争程度在企业竞争地位与非效率投资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通过研究结论得到2点启示,有效治理企业低效率投资问题,需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保证良性市场竞争,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建设。
ContributorsShen, Limei (Author) / Wang, Yimin (Thesis advisor) / Wang, Tan (Thesis advisor) / Hou, Kewe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6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在科创企业中,知识型员工占据绝大比重,如何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更有效地投入时间和精力、贡献知识对企业持续成长十分关键。现有研究关注到授权管理对员工激励的重要性,但仅强调制度形式上的授权,忽视了员工主观感知层面的授权,授权激励的有效性难以保障。另外,由于知识型员工的自主性、独立性较高,管理者仅强调结果性激励,忽视了员工在过程中需要的帮助和支持,从而难以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从心理感知视角出发,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授权和工作投入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收集了8家科创企业,共421份有效问卷,通过信度、效度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后,利用回归分析验证了心理授权对工作投入度的促进作用。具体来看,心理授权前三个维度的工作意义、自主性、自我效能对工作投入度三个维度活力、奉献和专注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第四个维度工作影响对奉献的正向作用显著,对其他维度的影响不显著。在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方面,发现领导躬行、上级支持、团队协力正向调节自主性与奉献之间的关系,而在其他关系中的影响不显著。意味着当员工能够自行安排工作实施方式和进度时,充分的组织支持能够提高其投入时间和精力意愿,而对于体现工作精神状态的活力和专注没有显著影响。另外,组织促进,即组织宽松自由的氛围,负向调节自主性与工作专注度的关系,意味着高度工作授权和过于宽松的氛围,容易滋生懒散行为,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在实践方面,科创企业需要充分关注员工主观感知到的工作授权,并在工作目标和内容明确的情况下,对工作方式和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其次,企业领导者要以身作则,打造和谐和互相帮助的文化氛围,以保证员工在日常工作可获得足够的帮助。另外,工作授权需要张弛有度,过度宽松的工作方式和氛围容易降低员工的专注度,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
ContributorsFeng, Hua (Author) / Zhang, John (Thesis advisor) / Shi, Weilei (Thesis advisor) / Jiang, Zha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65-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以来,中蒙贸易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上升趋势,截至到2020年,中国已经连续22年一直位居蒙古最大的国际贸易伙伴国。在两国贸易发展过程中,中蒙口岸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能够促进两国加工业的发展,推动物流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二,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能源资源和战略物资的需要;第三,能够有效解决蒙古国靠近中国边境省份的居民生活物资产品的供应短缺问题。然而,中蒙边境口岸发展参差不齐,急需寻找口岸发展的规律和关键因素。本文以中蒙边境15个口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对每个口岸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定位做诊断;其次,通过专家访谈等方法挖掘影响口岸发展的关键因素,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找出口岸发展每个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优先顺序,同时,我们通过灰色关联法对口岸与所在载体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关联度分析,找出口岸发展的相关规律;最后,对于发展较弱的中蒙新疆口岸,我们以新疆老爷庙口岸为例,对标学习其他发展较快的甘其毛道和策克口岸,提出老爷庙的发展定位和策略。
ContributorsWang, Yuting (Author) / Shao, Benjamin (Thesis advisor) / Zhu, Qingui (Thesis advisor) / Shi, Weile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66-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投资实践中,股债等大类资产配置问题是实务从业者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的宏观政策决策缺乏良好运作的预期引导机制,宏观政策往往并不能被市场在博弈中充分预期。从历史实践看,中国经济的宏观周期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经常出现错位,政策滞后与超调现象经常出现。从股票市场的过往历程来看,在2007年之前,中国股市走势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度不大,那时市场规模还不大,并且市场交易以散户投资者为主,驱动股市涨跌的核心因素是投资者的博弈情绪。而在2007年的一轮牛市之后,中国股市中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规模逐步扩大,总市值也达到80多万亿元,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凸显。然而,以公募基金经理为代表的实践者在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业绩考核体系下,更加关注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相对忽视自上而下的宏观及配置研究。此外,长期以来,股票基金经理与债券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体系与关注点不一样。相比之下,海外投资机构在20多年以前已经建立起非常成熟的资产配置体系,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在近几年才刚起步。 本文通过胜率与赔率的视角,实证研究发现。在可投资股票指数层面,单独的估值与成长信号的平均表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或者中证500指数并不占有明显优势,因此,策略配置的构建需要进行信号遴选与组合。此外,研究还表明,成长因子相对于估值因子在A股指数层面的表现更占优。权益资产指数层面对因子信号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宏观因子结合估值因子的权益资产配置体系相对于传统的基于资产的配置体系效果更好,前者构建的投资策略可以跑赢中证500指数与沪深300指数,是指数层面实现收益增强的潜在手段,其收益增益主要来源于宏观因子对大类资产相对关系的预测正确率的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估值因子在截面上的因子溢价性价比较高,通过指数产品之间的动态配置转换可以实现部分增强效果。
ContributorsMei, Dongya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Yan, Hong (Thesis advisor) / Zhang, Harold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67-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企业文化以及中高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影响员工工作绩效表现,探讨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利于厘清企业文化的执行效果,方便决策者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决策调整。在员工工作绩效层面,受限于数据的易得性、代表性与普遍性,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于企业发展,同时,很少有学者关注中高层管理人对企业文化认同的影响及决定因素。青山实业子公司众多,中高层管理人员人数达六百多人,提供了足够的研究样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剖析核心企业文化以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认同度视角出发,结合内外部因素,探索企业文化认同度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并确定影响企业文化认同的前因,分析其作用机制,并据此对企业为中高层个人发展提供良好平台提出策略和建议。研究发现,归属感需求,外向型性格,工作能力,组织文化强度,团队沟通,分配公平和企业声誉对于组织文化认同度有正面影响,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控制常见变量的情况下依然呈现出显著性。企业文化认同度对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都具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
ContributorsHe, Xiuqin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Wu, Fei (Thesis advisor) / Zhang, Zhe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Description随着经营中赊销占比的增加,对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能力要求更高,而如何优化营运资金项目,特别是其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对企业意义重大。混凝土企业的存货占比很小,应收账款在企业流动性资金中的占比极高,影响营运资本周转期的主要因素为应收账款周转期,如何有效提高营运资本效率,特别是应收账款回收效率,是混凝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的核心之一。以占用营运资金形成应收帐款促进销售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优势,也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应收账款增加带来的营运资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事实,需要准确监视和适当管理,企业必须了解应收帐款的规模、性质以及时限,并深入分析讨论这些因素会对企业的绩效带来的潜在影响,合理发挥应收帐款的作用,确保企业营运资本处于正常、合理水平。本文首先以营运资本周转期为核心被解释变量,查看影响不同企业营运资本周转期差异的原因,并基于对这些原因的分析,建立混凝土企业营运资本风险,特别是应收账款风险的预警机制,其次,探讨营运资本周转期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验证不同企业的营运资本周转期差异是否会影响企业绩效,在数据支撑的范围内,对影响大小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为江苏省混凝土行业公司提供一定的经营指导意见,同时为不同企业探索营运资本周转期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发现对于江苏省内不同混凝土企业,营运资本周转期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且显著,这表明混凝土企业的贸易特征非常明显,企业绩效更多的来自于降低营运资本效率。同时,研究还发现,企业站点数量、周边站点数量、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其他结算方式、激励机制、客户付款流程、分类催收、第三方催收、竞争形势、高管交际能力这些变量与营运资本周转期密切相关,这些维度分别属于企业规模、企业竞争、资金结算、激励机制、客户信息、账款催收、高管特征等大类,表明提升混凝土企业营运资本周转效率的方式方法多样,值得行业内企业家们总结与探索。
ContributorsTang, Wenfeng (Author) / Huang, Xiaochuan (Thesis advisor) / Sun, Jianfei (Thesis advisor) / Yan, Hong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69-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中资美元城投债近年来蓬勃发展,潜力巨大,成为市场的新亮点。但是因为其诸多特殊性,目前关于中资美元城投债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选取2018年初至2021年4月底发行的所有中资美元城投债为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中资美元城投债一级市场发行定价模型,用实证方法来系统分析中资美元城投债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在信用风险溢价方面,本研究首先从当地政府对城投公司的支持能力和支持意愿两个维度,创新地选择发行人应收账款政府占比等代理变量,以考察地方政府对城投债隐形担保问题。实证研究发现:(1)发行人所在地区的的人均GDP/全国人均GDP与发行利差显著负相关。(2)发行人所在地区的政府负债率与发行利差显著正相关。(3)发行人应收账款政府占比与中资美元城投债发行利差显著正相关。这些发现对于厘清中资美元城投债发行定价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提供启发。 其次,本研究首次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了中资美元城投债信用评级与发行信用利差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发行人国内信用评级与中资美元城投债的发行利差的负相关性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2)国际债项评级、发行人国际评级与发行利差的负相关性非常显著。中国国内的信用评级体系还有待完善,国内信用评级的市场公信力有待提升。 另外,在其他宏观风险溢价方面,本研究创新地引入国家风险溢价变量,并以主权债券收益率差作为其代理变量。实证研究发现:(1)国家风险溢价与中资美元城投债发行利差的正相关性非常显著。(2)在同一模型中,目前市场通常采用的发行日美元指数、发行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与中资美元城投债发行利差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这表明,在中资美元城投债这一特殊的跨境债券产品发行定价中,国家风险溢价变量能够更精准、更全面地捕捉不同国家的汇率因素,不同国家经济、政治等宏观风险因素。 本研究在中资美元城投债发行定价模型构建、研究视角切入和变量选择等方面都有创新和突破,并对中资美元城投债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ContributorsDeng, Lingli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Yan, Hong (Thesis advisor) / Kan, Ru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70-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问世和ESG投资的崛起,绿色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逐步推进。企业环境绩效越来越重要,但其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高层梯队理论和深口袋理论,以 2015-2019 年沪深 300 成份股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CEO 学历、CEO任职经历、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以及分析师关注度对企业环境绩效影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由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具有高分析师关注度、CEO有重污染行业的任职经历时,其环境绩效更好。进一步研究表明外部治理会吸收其他因素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本文为CEO 背景及外部治理因素和企业ESG的关系提供了新证据,帮助投资者和监管层理解企业环境绩效。
ContributorsLim, Kah Ghee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Chiu, Tzu-Kuan (Thesis advisor) / Sun, Jianfe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71-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作者采访了六家财产保险公司的16位与车险电销的崛起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级管理人员(含个别实际负责电销运营的中层管理人员),力图寻找和发现2000年到2016年期间车险电销在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崛起与发展、某些保险公司依托车险电销的创新战略实现突破性发展、超越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和背后因素。通过一对一访谈和公开资料收集,还原了车险电销作为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在中国财险市场崛起和发展的演进过程,不同财险公司对于车险电销的认知、判断、战略决策与定位、战略执行与创新变革以及最终的结果等巨大差异的体现,包括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意识、认知和实际战略的选择,采用先行还是跟随的市场策略。从本案例16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访谈内容可以看到,公司决策机制的差异在公司作为一个组织面对商业模式创新战略的选择时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善于学习、思维敏锐、危机意识强烈的领导者是公司能够选择与定位业务创新战略的催化剂和决定性因素,作者称之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某些时候也可以叫战略家。他们敢于试验和投入,力争主导制定发展标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否定自我和改革创新,在不同阶段选择和引进合适的人才、培养适应新战略的知识与能力、建立新的管理架构和全新的绩效激励制度,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持续稳定的领导力基础之上,以使新的战略决策和定位得以强力推进、反馈改进、开花结果。本案例中不同所有制公司所呈现的个人(领导者)对于战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极具特色。 大量的文献表明,在制造业中的成熟企业往往很难认知和应对激进的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它们的组织惯性阻碍其做出改变和创新,在战略决策上无法抛弃原有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那么,在中国的金融(保险)服务业,面对产品或渠道的商业模式变革,是否也存在同样的困境?
ContributorsChen, Chun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Yu, Xiaoyun (Thesis advisor) / Jia, Na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854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位居全球经济总量排名第二,成为全球经济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实现了中国“增长奇迹”。但是,近年来企业普通员工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在于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薪酬激励理论,企业为员工支付更高的薪酬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和企业价值。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员工薪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创新绩效是否在其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国内外有关员工薪酬、创新绩效和企业价值三者关系的相关文献,结合该领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以我国科创板上市的214家公司为本文研究的样本。在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全样本中,回归结果发现,员工薪酬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员工薪酬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创新绩效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创新绩效在员工薪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的作用。 (2)区分了企业产权性质后,在民营企业的样本组中,其回归结果发现与全样本组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在非民营企业的样本组中,员工薪酬与创新绩效和企业价值的系数虽为正,但系数的P值并不显著,说明员工薪酬对创新绩效和企业价值都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但不显著;创新绩效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创新绩效在员工薪酬对企业价值的关系中不具有中介效应,而是起到了遮掩效应的作用。   (3)区分了企业经营所在地后,在非一线城市企业样本中,其回归结果发现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在一线城市企业样本中,回归结果发现,员工薪酬的系数虽然为正,但P值不显著,说明员工薪酬对创新绩效和企业价值都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但不显著;创新绩效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向相关;创新绩效在员工薪酬对企业价值的关系中起到了遮掩效应。
ContributorsJin, Jian (Author) / Huang, Xiaochuan (Thesis advisor) / Chang, Chun (Thesis advisor) / Li, Hongm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