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ching Items (2)
Filtering by

Clear all filters

168571-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作者采访了六家财产保险公司的16位与车险电销的崛起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级管理人员(含个别实际负责电销运营的中层管理人员),力图寻找和发现2000年到2016年期间车险电销在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崛起与发展、某些保险公司依托车险电销的创新战略实现突破性发展、超越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和背后因素。通过一对一访谈和公开资料收集,还原了车险电销作为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在中国财险市场崛起和发展的演进过程,不同财险公司对于车险电销的认知、判断、战略决策与定位、战略执行与创新变革以及最终的结果等巨大差异的体现,包括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意识、认知和实际战略的选择,采用先行还是跟随的市场策略。从本案例16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访谈内容可以看到,公司决策机制的差异在公司作为一个组织面对商业模式创新战略的选择时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善于学习、思维敏锐、危机意识强烈的领导者是公司能够选择与定位业务创新战略的催化剂和决定性因素,作者称之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某些时候也可以叫战略家。他们敢于试验和投入,力争主导制定发展标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否定自我和改革创新,在不同阶段选择和引进合适的人才、培养适应新战略的知识与能力、建立新的管理架构和全新的绩效激励制度,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持续稳定的领导力基础之上,以使新的战略决策和定位得以强力推进、反馈改进、开花结果。本案例中不同所有制公司所呈现的个人(领导者)对于战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极具特色。 大量的文献表明,在制造业中的成熟企业往往很难认知和应对激进的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它们的组织惯性阻碍其做出改变和创新,在战略决策上无法抛弃原有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那么,在中国的金融(保险)服务业,面对产品或渠道的商业模式变革,是否也存在同样的困境?
ContributorsChen, Chun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Yu, Xiaoyun (Thesis advisor) / Jia, Na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61337-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连续并购成为上市公司实现市值提升的重要策略,然而对于连续并购是否能实现有效价值创造和市值增长,国内外文献研究均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研究连续并购对上市公司短期和长期绩效的影响,并探究管理层过度自信现象和学习效应、公司股权性质和并购交易特征等对结果的影响,就企业如何更好的发挥连续并购价值创造功能,避免潜在风险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利用国泰安(CSMAR)并购重组数据库, 本文以2010-2017年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发现,连续并购能带来正的超额收益(CAR),但当连续并购阶次达到4阶时,市场反应明显变负。CAR随着阶次递增呈现下降趋势,证明了连续并购的财富递减效应。进一步地,本文发现首次并购成功带来的过度自信会导致高阶次并购绩效不断下降;管理层未经过充分学习和准备就进行的并购,会伤害公司短期绩效,并且可能阻碍公司更高阶的并购事件的发生。结果证明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以及组织学习理论的部分解释能力。控制并购交易等因素后的多元回归结果和前述发现一致。 接下来,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对连续并购长期绩效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在经营绩效方面,连续并购行为短期内不会产生明显负面影响,但随着并购的完成和新业务的开展,连续并购对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并显著,结果证实连续并购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是有害的。交易特征变量、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状态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公司长期业绩。对于长期市场估值倍数,本文发现连续并购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市场估值倍数, 并且该正面影响随着并购的完成和新业务的开展不断增强。进一步探究发现,连续并购对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只存在于国有企业,而连续并购对市场估值倍数的提升作用只存在于私有企业,从而解释了连续并购后经营绩效和市场化估值倍数结果相悖现象的出现。基于本文发现,文章最后向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并购决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ContributorsLi, Zhuang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Yu, Xiaoyu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