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ching Items (43)
158048-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本文从证券市场中的信息传导,异质交易者行为以及金融科技三个方面,对于证券市场中异象因子的部分成因进行文献综述;进而,本文的实证工作结合最新文献中主流的股票横截面异象构造方法,借助东亚证券市场内相关量价信息进行摩擦因子和动量因子的构造,对于各个市场进行相关异象验证和横截面套利策略分析,为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量因子,东亚证券市场,套利策略
ContributorsHe, Yizhou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Zhu, Ning (Thesis advisor) / Li, Feng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0
158058-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2012年起,南京市委市政府主导实施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倒逼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出台政策条例推进原低效的纯工业用地向科研用地楼宇建设改变,拉开了南京科研用地性质的科研办公楼宇的发展序幕,后续更是直接审批科研用地项目发展总部经济或各类园区,用以促进鼓励相应产业的发展,这使得该类土地性质的楼宇有了进一步加速发展。如今全市的科研用地上已建成超过5000万平方的办公楼宇,客观来看,政策使得某些区域的城市化建设感观有了快速提升,对于政府鼓励的产业载体提供有快速提升,对于政府的城市更新和产业主导能力有极为明显的作用。这同时也形成了很多问题,如对于传统商办市场的影响,整体作为办公为使用功能的楼宇的市场格局的变化,总体供求关系的影响等。同时大体量的科研用地项目本身在交易环节面临交易价格低、销售速度慢、按揭贷款困难、产权证办理困难等诸多困境,在租赁环节面临去化周期长,租赁价格竞争激烈等问题。

通过对市场的观察,能够明显看出在同样办公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科研用地交易价格远低于纯办公土地性质的办公用房,而且不同的科研用地的房产价格也有较为明显差异(即使在地段、硬件相似的前提下)。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科研用地的诸多限制,即和纯粹的商办性质的楼宇相比,政府对于科研用地的楼宇规定了更多的限制条件,从产权的角度而言即产权的不完全因素。本研究通过南京科研用地楼宇产权不完全的现状这一现象,从产权的限制性因素出发,研究整体的产权不完全性对于交易价格的影响,进而拆分各个限制因素(不完全因素)对交易价格产生影响。

为研究调研科研楼宇市场的政策现状交易情况现状、政策中的哪些限制因素会对楼宇的交易价格产生影响、限制因素影响价格背后的传导机制如何等问题,研究者全面收集了政府出台的科研用地相关政策,深度访谈了6个科研项目开发者,并问卷调查了63组科研性质物业的购房客户,并以地段和硬件的可比性作为选择原则精选了五组纯办公土地性质的项目和不同限制条件的科研办公项目进行对比研究,对1023套科研办公、正常办公楼宇的实际成交价格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通过政策规定、土地出让合同、开发者访谈确定限制性因素,即不完全产权的因素;通过消费者购买认知,确定个因素在购买决策中的影响程度;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1023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来探究不同因素对交易价格的影响。

研究发现:是否是科研用地、面积是否可以切分销售对交易价格有显著性的影响。可切分销售面积越小,交易价格越高。金融性和确权的不确定性也能够对价格产生强影响,购买主体限制对价格有弱影响,而交易比例限制和现售限制对价格无显著影响。对于限制因素影响价格背后的理论机制,研究发现科研用地政策中的限制因素首先影响市场流通中的有效需求,供需关系决定价格。

研究应用:1、科研用地政策激励作用是否兑现?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来讲的的确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从产业引导来讲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持有型研发办公的载体,或有补贴的低租金的办公空间;但对于部分科技型企业在没有考虑清楚的前提下,被动的投入了地产项目开发,消耗了资金和精力,未实现激励的初衷反而是适得其反。2、政府调控策略:可以通过间接控制自变量中的因素来实现,如面积可切分的大小、金融性和确权不确定性的改变可以有效调节项目的有效需求。3、开发者需对自己选定的项目的产权的不完全程度即限制条件有明确的结论对应关系的认知;购买者对于项目的不完全性进行适当的研究,以防出现和自身需求的错配关系。4、使用功能为办公的前提下,与纯办公相似的租金价格而更低的交易价格所带来的高回报率。回报率高为使用REITs金融工具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而REITs的定价逻辑也一定会以使用价值实现拉动交易价值提升。这对于有大宗资产经营的持有者来说也许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关键词: 科研用地 不完全产权 市场流通 交易价格
ContributorsZhang, Zhiguo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Wang, Tan (Thesis advisor) / Shen, We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0
158062-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我国上市公司股东采取股权质押贷款方式融资非常普遍,股权质押贷款总余额已经高达5.70万亿元,这些贷款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上市公司大股东采用股权质押贷款的动机可能是对未来乐观行业预期的资金需求,或者是由于股权转让的限制而采取的变相套现转移风险。后者的动机里本身就包含着上市公司大股东对自身股价已经估值过高的判断。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风险 (即,上市公司当年股价估值程度与上市公司下一年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会因为股权质押动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只有在套现动机下,当年股价估值程度才会导致下一年显著的股价崩盘风险,而在融资动机下当年股价估值程度与下一年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则呈现负相关。鉴于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并不会披露大股东质押所得资金的具体去向,本文通过融资约束程度这个维度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动机进行识别。当上市公司所受融资约束较低时,当年股价高估程度程度越大,下一年股价崩盘风险越大(正相关),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质押的动机更倾向于高位套现。在融资约束程度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更倾向于融资,当年股价估值程度越大,下一年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小(负相关)。 在大股东控制权高的情况下,对于所受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不论是比例高或者低,独立董事制度对大股东的股票质押的行为 (套现动机)无影响。 对于所受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占比高时,对通过股票质押来融资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可以表现出其治理影响力,在独董占比低的情况下则无法产生作用。
ContributorsChen, Wei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Jiang, Zhan (Thesis advisor) / Gu, B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0
161337-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连续并购成为上市公司实现市值提升的重要策略,然而对于连续并购是否能实现有效价值创造和市值增长,国内外文献研究均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研究连续并购对上市公司短期和长期绩效的影响,并探究管理层过度自信现象和学习效应、公司股权性质和并购交易特征等对结果的影响,就企业如何更好的发挥连续并购价值创造功能,避免潜在风险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利用国泰安(CSMAR)并购重组数据库, 本文以2010-2017年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发现,连续并购能带来正的超额收益(CAR),但当连续并购阶次达到4阶时,市场反应明显变负。CAR随着阶次递增呈现下降趋势,证明了连续并购的财富递减效应。进一步地,本文发现首次并购成功带来的过度自信会导致高阶次并购绩效不断下降;管理层未经过充分学习和准备就进行的并购,会伤害公司短期绩效,并且可能阻碍公司更高阶的并购事件的发生。结果证明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以及组织学习理论的部分解释能力。控制并购交易等因素后的多元回归结果和前述发现一致。 接下来,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对连续并购长期绩效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在经营绩效方面,连续并购行为短期内不会产生明显负面影响,但随着并购的完成和新业务的开展,连续并购对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并显著,结果证实连续并购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是有害的。交易特征变量、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状态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公司长期业绩。对于长期市场估值倍数,本文发现连续并购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市场估值倍数, 并且该正面影响随着并购的完成和新业务的开展不断增强。进一步探究发现,连续并购对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只存在于国有企业,而连续并购对市场估值倍数的提升作用只存在于私有企业,从而解释了连续并购后经营绩效和市场化估值倍数结果相悖现象的出现。基于本文发现,文章最后向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并购决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ContributorsLi, Zhuang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Yu, Xiaoyu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1
161320-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全球国际金融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对金融高端人才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但受行业发展影响,我国金融高素质人才的缺口很大,金融市场政策、环境变化过程中往往给金融机构带来较高风险,这也使得专业性、复合型和经验型成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附加标准。证监会作为证券公司的主管部门,有证监会任职经历的高管通常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查经验以及政治关联资源等,所以证券公司引进外部人才通常也会选择监管背景的人才做高级管理人员,从而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现有文献关于高管背景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有过政府部门工作经历的角度,还未有专门从监管背景的角度研究高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此本文以证券公司作为样本,对监管背景高层人员来源结构与所在机构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证券公司高管的监督背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2)证券公司高管中董事长(CEO)或总经理拥有监管背景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更显著;(3)市场化程度对证券公司高管的监管背景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着调节作用,即证券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高管监管背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弱。
ContributorsWu, Xingyuan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Zhu, Qigui (Thesis advisor) / Yu, Xiaoyu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1
161329-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期限错配策略利用滚动短期融资支持长期投资,滚动短期融资本身极易导致资金链紧张,产生流动性风险。利用手工收集的2006-2018年A股上市公司独特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发行信用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本文发现,期限错配越严重的企业,越有可能在发行信用债时被要求更高的信用利差,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发行信用债尤其如此;利用再融资环境和“钱荒”事件进行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发行信用债利差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期限错配蕴含着较高的流动性风险; 利用工具变量、双重差分法和替代性度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仍能得出一致结论。再者,利用2006-2018 年我国开放式基金年度持股数据,从基金投资组合与持仓调整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期限错配行为对于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期限错配产生的财务风险会降低基金对期限错配上市公司发行信用债的投资规模;且在实施期限错配当年,基金对持有的该上市公司的信用债更可能进行减持,由此表明期限错配会影响基金投资策略的形成。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基金所在基金管理公司为中外合资时,上述基金投资行为更加明显;同时,当基金持有民营上市公司以及处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环境时,期限错配对于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更大。 最后,本文考察了期限错配下基金投资信用债的经济后果,分别从基金业绩、基金收益波动率和基金流量这三个维度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基金收益及收益波动率的因素后,对期限错配上市公司信用债持有比重越小及减持比例越大的基金,当年业绩越好,且收益的波动率越低。再次,对于基金投资者,本文利用净申购率作为基金流量的代理变量,检验发现,基金投资者更热忠于追逐采取减少持有期限错配上市公司信用债这一投资策略的基金,表现为这类基金有更多的资金净流入,而且,相对于个人投资者,上述基金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在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ContributorsXu, Liqun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Yan, Hong (Thesis advisor) / Zhang, Huibing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1
16145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随着商品房住宅市场调控政策大幅收紧,商办类公寓市场成为住房自住需求和投资需求共同关注对象,这有力地促进了商办类公寓市场发展。然而在公寓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有:商办类公寓价格影响因素不明确使得公寓定价和高溢价产品开发方面缺乏科学决策依据;政府政策不稳定,公寓市场发展前景不明确,地方政府表现的态度各不相同,支持的地方政府允许个人购买公寓并享受学区资格,不支持的地方政府要求公寓只能售给单位。这些表现反映出商办类公寓市场发展过程中调控政策和运营策略亟待完善。本文以商办类公寓为研究对象,从宏观视角对商办类公寓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从微观视角对商办类公寓需求群体分析,从而为商办类公寓市场调控政策和公寓产品开发商运营策略建言献策。本文首先对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客户群体分类分析和政府出台的商办类公寓政策进行了文献综述;其次对商办类公寓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有关理论知识从而为后续分析奠定理论与方法基础;然后以无锡地区为例,从政策、运营和需求三个维度确定影响商办类公寓产品销售价格因素,构建商办类公寓价格回归模型并进行调整与分析,使用时序数据分析了无锡主要调控政策对于价格增长率的影响;进一步聚焦商办类购房群体,以无锡市某商办类公寓项目购房群体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t回归分析对该群体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最后,针对商办类公寓市场现行调控政策进行反思并给出政策建议,针对采用“集中收购-整合-销售-租赁”模式的公寓产品开发商给出运营策略建议。 本研究成果能够为公寓开发商在收购商办类资产、目标客户营销方面提供指导意见。这有助于提高公寓运营商盈利能力、降低重资产投资风险,促进公寓市场的长足发展;能够指明公寓购房需求群体特点,该如何区分对待,从而为政府决策者出台更合理、灵活的公寓市场规范化政策提供参考建议,而不是通过简单“一刀切”式的行政手段去干预。
ContributorsZhang, Ergan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Wang, Tan (Thesis advisor) / Ju, Nengjiu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1
187508-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同一间中国上市公司的具有相同权利的普通股在中国内地A股市场和香港市场的交易价格会长期有持续的交易价差。本文试图在大陆和香港资本市场通过建立各种交易联通的机制的背景下,结合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提高的事实,通过机构投资者收益归因的12个因子分析来解释为何AH股产生不同价格的奇异现象。相较过往的学术文献,本文优化了研究对象和时间窗口,并且引入了事件分析和针对机构投资者的网上问卷调查。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多元回归分析以及事件分析等不同研究,发现流动性仍然是机构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决定AH股价差的因素。这一发现似乎与机构投资者的坚持长期持股的传统印象并不吻合,但近年随着指数投资,交易所上市基金(ETF)等对于底层资产流动性要求越发提高的投资产品越来越流行,机构投资者关注流动性,把交易流动性作为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甚至选股的数量化因子也非常常见。但令人欣慰的是,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基本面情况,比如股权回报比率,公司的增长率都对于AH股的价差有显著影响,另外笔者列入多元回归分析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因素,除了股息派发率以外,对于AH股的价差也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也进一步解释了另一个奇异现象:虽然H股长久以来对于对应的A股都是折价交易,但是在任何时段总有某些上市公司的AH股价差小于整体AH股价差,个别公司甚至会发生H股对于A股有所溢价这样的情况。
ContributorsZhang, Xiaoyu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Kan, Rui (Thesis advisor) / Huang, Shaw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3
187510-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通过引入国有资本提升融资能力、克服制度约束是民营企业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举措,在现有研究聚焦于民营企业创新数量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了代表不同创新程度和创新类型的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分析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将如何影响其两种不同的创新行为,以及公司治理、关键人力资本激励以及市场环境等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在其中发挥了何种调节效果。本文收集了2008至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利用多期DID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假设验证,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将提升其利用式创新,但降低了探索式创新。其二,高管团队异质性、环境不确定性能够有效缓解国有资本对探索式创新的不利影响,提升企业探索式创新水平,并且不会降低企业的利用式创新。股权激励在提升探索式创新的同时,会降低企业利用式创新。其三,国有资本引入与市场化发展水平具有替代作用,导致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在引入国有资本后,更倾向于利用政治关联和资源优势获利,而同时降低企业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其四,国有资本引入后的控制权变化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利用式创新,但对探索式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本文揭示了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对其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探索了国有资本引入背景下,企业提升探索式创新的关键因素,丰富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交互等相关的内容,为相应实践提供一定启示。
ContributorsChen, Feng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Jiang, Zhan (Thesis advisor) / Chang, Eric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3
18751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趋激烈,并购已经成为了一种扩大自身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不断增多,形式也逐渐多样,无论是采用横向或纵向,还是多元化的并购,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有效的并购行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但由于并购活动十分复杂,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企业进行并购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最自然的回答便是纷繁复杂的并购活动背后企业真实的并购动机是出于企业自身价值提升:从宏观上讲,公司并购是对社会资源在配置,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从微观的公司个体角度讲,建立一个现代企业要求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机制,即经营管理战略机制和公司交易战略机制,而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会促使其经营机制等发生改变。尽管并购这种形式已经被企业家们运用的十分熟练,但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并购的过程、采用的手段等都有所不同,每一次并购行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一些较为典型的并购案例其并购经验值得其他的企业进行参考。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模式,首先阐述了并购和品牌价值的概念,并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并购类型以及并购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通过研究过往案例梳理出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以及并购对品牌认知度的影响。 其次,以美年健康并购慈铭体检为例,介绍了美年健康和慈铭体检的基本情况,梳理了美年健康并购慈铭体检的整个过程,对美年健康并购慈铭体检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并购动因进行分析。 随后,通过财务指标研究法对美年健康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并购前后的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的变化来入手;然后通过分析2014年-2019年美年健康EVA值的变化来分析并购前后美年健康企业价值是否实现增长。接着,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来分析消费者对于美年健康的体检业务、体检服务以及并购情况的认知情况,以此来分析消费者眼中美年健康的品牌价值在并购前后的变化。同时通过托宾Q理论来间接评价美年健康并购前后品牌价值变化。 最后,本文对美年健康并购慈铭体检这一案例做出总结。根据研究案例自身情况,分析美年健康并购慈铭体检的成功之处,归纳出其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助于为其他中国拟通过并购实现品牌价值飞跃的企业提供参考。
ContributorsMiao, Hong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Chiu, Tzu-Kuan (Thesis advisor) / Zhu, Qigu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