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ching Items (15)
Filtering by

Clear all filters

157083-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摘要

当前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呈现出后劲不足、区域失衡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破解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实现其从梯度到均衡的演进成为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集体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主要涉及的基础概念、理论和方法模型;以2008~2015年无锡市滨湖区92个村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该区域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演变进程;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索了该区域集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分布不平衡性;并从空间关联视角切入,探索了驱动因素的溢出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

(1)2008~2015年,92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明显;2008年、2011年和2015年92个村按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可划分为高、中、低3类,并且在不同时段,各等级间的村级集体单位会相互迁移;集体经济收入呈现明显的右偏分布,尖峰厚尾的特征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集体经济发展出现了“双峰趋同”的现象。

(2)普通面板回归显示,物质资本、经济工作能力、科技进步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正向的依次减弱的影响,人口数量的影响为负;面板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本系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经济工作能力系数逐渐减小;人口规模系数先下降后上升;科技进步系数波动上升。

(3)空间计量结果显示,各变量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其中,物质资本的溢出效应为正(不显著),经济工作能力的溢出效应为正(显著),人口因素的溢出效应为负(不显著),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为正(显著)。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较难获取的2008-2015年92个村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相比于截面数据,更准确地测度了各要素对集体经济的真实影响;将空间关联因素纳入研究视域,探究了村级集体经济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
ContributorsJin, Liang (Author) / Gu, Bin (Thesis advisor) / Zhang, Anmin (Thesis advisor) / Zhu, Qigu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7110-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针对银行卡跨境支付行为,根据不同的跨境支付渠道,结合资金清算的不同模式下的资金清算效率进行研究,并对现有清算系统内,运用理论和模型,对如何提高银行卡跨境资金清算进行阐述分析,力图在现有跨境资金清算金融设施的基础上,对银行卡跨境资金清算的流动性管理、头寸控制、增加清算周期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尝试提出清算机制和流程的优化设计,以促进跨境资金提高周转效率,节约社会交易成本和持卡人资金成本。

论文将对相关银行卡跨境支付、清算基本流程、涉及的相关系统进行说明,并对全球和世界主要国家的银行卡市场进行介绍,结合我国银行卡跨境业务的现状、跨境支付清算涉及的主要环节、清算系统,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模型的分类比对,提出提高银行卡跨境支付资金清算的关键节点,并加以聚焦、深入测算、推导。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期望通过对以上的分析,能够对银行卡资金清算参与主体对清算模式的选择、流动性节约、头寸管理等有所帮助,让清算主体能籍此对支付通道、清算模式、账户管理等选择上有所参考,促进卡组织(支付系统)籍此提高清算效率,从而降低整体交易和资金成本,提高支付行业整体资金资源的使用效率。
ContributorsZhao, Jinxing (Author) / Gu, Bin (Thesis advisor) / Zhang, Anmin (Thesis advisor) / Zheng, Zhiqiang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7119-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航天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现阶段中国航天的发展需要巨额资金和科研人力资本。传统航天企业内员工相较商业航天企业缺乏创新精神,“搭便车”现象严重,缺乏以创新为内在增长动力的传统航天产业,其发展持续性终究得不到满足。相比而言,国内外的商业航天企业却展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遗憾的是,虽然航天产业的高科技属性决定了科研人员的关键角色,但目前的研究几乎没有系统地研究过不同的体制对航天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而有限的研究也集中在讨论宏观环境对行业创新的影响。本研究将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分析传统航天模式与新兴商业航天模式下科研人员创新力差别的内在动因,力求给传统航天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参考和建议。

作者自2008年加入传统航天院所从事科研工作,2014年创立中国第一家商业卫星公司,在实践中充分利用面试知识型员工的机会,并深入访谈了不同职级的科研人员,覆盖了30家商业航天公司(截至2016年上市公司54家),包括来自中国传统航天的科研院所、直属航天企业及新兴商业航天公司300余人。通过多次沟通、邮件往来等方式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公司的员工在组织认同度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为了系统科学地理解组织认同度在航天行业内如何影响不同体制下的科研人员的创新,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1200份问卷,研究在传统航天及商业航天这两种不同所有制的航天企业中,组织认同度与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关系。从实证结果来看,航天产业员工组织认同度会显著影响员工的创新绩效,组织认同度越高的员工其创新能力往往更强,员工创新绩效越高。与此同时,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航天产业公司所有权属性的差异在组织认同影响员工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具体而言,传统航天企业中的员工,其组织认同度对其员工创新能力影响更小,商业航天公司员工创新能力受到其组织认同度的影响相对较大。

研究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航天领域不同所有权属性企业所具有的不同的组织文化、组织价值观与组织结构会导致其员工个体组织认同度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产生差异。从组织文化的角度出发,商业航天企业其组织文化相对于传统航天企业而言更加自由,对员工创意、创新行为限制更少,这种自由的文化刺激并提高了员工的组织认同度,使得个体创新行为的效果更加显著。另外,从组织价值观的角度而言,商业航天企业员工相对于传统航天企业员工来讲更加看重创新行为的意义,其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视使其员工组织认同度对员工取得创新绩效产生了催化作用。最后,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商业航天企业其管理层相对而言往往更愿意接受企业中员工的创意与创新行为,给员工留下了相当大的创新空间,这种灵活的管理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组织认同度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
ContributorsWang, Yang (Author) / Zhu, Hongquan (Thesis advisor) / Zhang, Anmin (Thesis advisor) / Zheng, Zhiqiang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776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全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升,家用轿车已经全面普及,医疗及需求的提升,导致医院停车空间严重欠缺。而智能立体停车设备,可以采用零星用地,解决医院停车难题。

建设领域常用的融资手段,在智能停车位建设上尚不能完全适应,本文的智能停车位建设在医院,受土地性质的限制,在融资方面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多。因而本文围绕以医院建设智能停车位的资金需求而展开的融资方案研究,采用实地研究中的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自变量中,2016年2月-2017年12月,耗时20个月,以上海的107家医院62个融资需求的智能停车位的收益稳定性、建设批量、建设速度、收益权期限、建设投入、运营收入、运营支出及智能停车设备建成后的综合收益做充分的研究统计分析;案例研究因变量中,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耗时14个月,对145家金融机构、210位机构负责人,诸如银行、信托、基金、保理、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私募、ABS、保险、融资担保、融资中介、风险投资、证券等多个机构的风控标准要素如增信要求、担保条件、合作模式、放款额度、资金期限、资金成本、投资方案、融资费用、放款速度等多个投资条件实施访谈研究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对照假设获得对应的高匹配程度的多种组合融资方案,高度优化了B-Park公司的初始融资方案。

本文一个主要的研究结论是:医院智能停车项目可以采取单一融资模式,也可以采取集成融资模式,揭示了在新的环境创新科技金融领域的融资方案。此外,项目的投资收益表现对收费价格很敏感,但是对资金成本(年利率)不是很敏感。结果表明,在新的环境下,

科技金融领域的融资方案得到了创新。这是一篇典型的生产、教学和研究论文,为我国停车建设融资需求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医院停车建设融资需求提供了较高的研究参考。
ContributorsLin, Fengbing (Author) / Yin, Rui (Thesis advisor) / Zhang, Anmin (Thesis advisor) / Chang, Chu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800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企业并购是经济管理领域长盛不衰的研究话题,也是企业高投资与高风险并行的战略举措。并购后对品牌进行有效整合是实现并购价值的重要过程,只有对并购后的品牌进行整合,才能使并购取得应有的并购协同效应。在消费者导向意识不断深化,服务导向逐渐成为服务行业的主流导向的背景下,研究品牌并购中消费者感知及其忠诚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并购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之一就是消费者未必对商家的品牌并购行为买账,消费者忠诚受到影响。尽管已有学者提出品牌并购的企业更应关注消费者及其忠诚,但目前从消费者感知角度研究企业或品牌并购行为的研究较少。为了揭示消费者感知品牌并购的过程,探究品牌并购是否及如何影响消费者感知及忠诚,本文基于深度访谈法与情境下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消费者对品牌并购的感知及结果,并设计两项研究:研究一在理论分析与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的深度访谈,确立了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并购价值的四个维度,分别为品牌联想、产品联想、组织联想与人员服务品质,并在借鉴前人研究结合本研究的具体背景,得出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并购价值的测量条目。研究二通过情境模拟下的问卷调查法,检验了消费者感知品牌并购价值、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品牌忠诚、产品涉入以及品牌知名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L教育集团在实践运营过程中的品牌并购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发现了L教育集团发起品牌并购的原因以及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1)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并购价值的四个维度分别为品牌联想、产品联想、组织联想与人员服务品质;(2)消费者感知品牌并购价值与感知质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消费者感知品牌并购价值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感知质量;(3)消费者感知质量对其感知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感知质量正向预测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水平;(4)消费者感知质量对其品牌忠诚有显著的积极作用;(5)消费者感知品牌并购价值与消费者感知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6)消费者感知品牌并购价值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路径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7)消费者感知质量在感知并购价值与感知价值、品牌忠诚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8)产品涉入与品牌知名度在消费者感知并购价值与感知质量的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
ContributorsHan, Liqing (Author) / Pei, Ker-Wei (Thesis advisor) / Zhang, Anmin (Thesis advisor) / Zhu, Qigu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19
158035-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中国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潮流,一批批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已经从单一主业壮大成熟,完成资本积累并快速朝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截止到2019年中国有129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而该数量在2011年为69家 ,2005年为18家。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大型集团的增长速度之快、数量之多令人刮目相看。

然而,大型企业集团在经营规模上的庞大并不能掩盖其管理水平的低下与尴尬,这一点从多数企业的规模和利润比率就可窥见一斑。从战略管理角度看,集团企业在单一主业上的业务战略管理水平(竞争战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沉淀已经相对成熟,在某一行业领域也发展沉淀了很多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才。但是,国内至今很少有多元化集团战略管理(公司层面战略)的专题研究,且在多元化集团战略管理实践方面缺少经验和积累。多元化集团战略及管理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公司层面战略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现有研究领域以西方学者为主,涉及公司层面战略的诸多领域,比如分部化、一般管理技能共用、协同效应、多元化、业务组合规划、基于价值的规划、重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共享、母合优势等全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母公司管理概念。本文涉及的多元化集团公司战略三要素:母公司管理机制、业务组合、母子公司管控及子公司之间联接之前有西方学者作为独立课题都曾研究过,但作为整体性研究较少。中国目前研究该公司层面战略成果较少,市场上从事该领域的咨询机构也很少,少数咨询公司业务以多元化集团战略管控咨询方面为主。本文将从多元化集团母公司心智图对公司层面战略成效影响的研究作为核心内容,这项研究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尚属初步尝试。

母公司心智图代表了某一时期多元化集团核心决策层的战略管理思维水平现状,是核心决策层对多元化集团公司战略三个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和掌握程度的集中体现。母公司心智图水平的测量可以从核心决策层的构成合理性及成员背景、核心决策层对行业及业务组合的认知水平、核心决策层对对母公司管理机制的认知水平、核心决策层对母子公司之间的联接及影响的认知水平以及核心决策层对多元化集团战略管理的综合能力水平这五个维度,共15个指标进行测量,总分100分。掌握了母公司的心智图就能够识别整个公司战略管理的现状及逻辑。母公司心智图决定了母公司管理机制、母子公司的联接影响方式(母公司如何影响和联接旗下业务)和业务组合(公司资金和管理的投向),而这三个核心要素的决策决定了公司层面战略的成效。母公司心智图的水平将很大程度上正面影响公司的战略成效。

本文将深入针对具有三个不同心智图水平的多元化集团进行案例分析,分别研究不同的母公司心智图水平如何通过影响业务组合决策、母公司管理机制建设、母子公司联接进而影响公司的战略成效。

关键词: 多元化集团、母公司心智图、心智图测量、公司层面战略管理三支柱、战略成效
ContributorsChen, Guoping (Author) / Shen, Wei (Thesis advisor) / Zhang, Anmin (Thesis advisor) / Wu, Shin-Y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0
15804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近年来,中国内地FOF业务发展迅速,但在业务发展初期的实践中,FOF管理人在遴选基金资产和预测其未来收益等方面遇到诸多困难,传统的FOF组合构建技术往往不理想。本文借鉴海外因子配置相关理论,尝试通过归因分析基金的收益来源,寻找能深度刻画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特质因子,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权益类基金的特质因子构建FOF组合的新方法。本文选择100家权益类私募基金,通过因子拆解剥离了市场、行业、风格等共同影响因素,遴选出特质因子表现更优的基金经理,而不是仅仅选择过往业绩好的基金经理,并基于特质因子构建一组FOF组合,与此同时,运用传统方法构建基于基金资产的另一组FOF组合,对比两种组合方法的组合绩效,实证结果显示基于特质因子的FOF组合绩效更优。本文进一步运用转移概率矩阵和相关性分析,找到了基于特质因子的FOF组合绩效更优的证据,即特质因子延续性更好和相关性更低。与基于基金资产的FOF组合配置传统方法相比,由于基金的特质因子延续性更好,运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收益的确定性相对更好;基金的特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低,大幅增强了FOF组合配置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总体来讲,基于特质因子的FOF组合配置方法为FOF管理人提供了一个更量化、更有效、更稳健的组合配置新路径,能有效提升FOF组合配置的绩效。

关键词: FOF、因子投资、组合配置、特质因子
ContributorsLi, Jie (Author) / Zhu, Hongquan (Thesis advisor) / Yan, Hong (Thesis advisor) / Liang, Bing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0
158905-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当前,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重要支撑力量,而未来5到10年,约有300多万家民营企业面临传承困境。但学术研究领域在传承整体框架、配套机制建设方面有完整论述、有成功案例的所见不多。首先,针对以上民营企业的传承现状,本文将研究、回答五个问题:1、成功传承的标准和要素是什么?2、传承模式有哪几种,每种模式配套的传承机制是什么,该如何建立?3、民营企业应选择何种传承模式,如何选择?4、民营企业的整套传承方案如何落地搭建?5、是否有普适性的、可借鉴的民营企业传承模型,包含哪些要素?
其次,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证分析,选取中、美、德、日四家不同传承阶段、不同传承模式的知名民营企业,对其传承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传承的关键要素,对前述五个问题进行系统解答。同时,本文创新性地结合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及企业实践,提出适合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传承全周期管理框架。
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总结出关于中国民营企业传承的八大结论及建议:1、本质:权力的交接和义务的传递;2、两大风险:继任风险(继任人的能力要求)、代理风险(继任人对企业核心理念的意愿/忠诚度);3、降低风险的四大机制:领袖锻造、人才梯队、管控治理、激励机制;4、两大成功要素:“选领袖”和“建机制”;5、四大机制是并行推进、相辅相成的,要尽早构建、持续优化;6、三大模式:家族成员继承、内生培养经理人、外聘职业经理人;7、民营企业传承模型包含七大要素、五大步骤;8、民营企业在制定传承方案时,除了要注意传承模型中的要素,还要注意其他关键要素。
ContributorsCao, Jianwei (Author) / Huang, Xiaochuan (Thesis advisor) / Liang, Bing (Thesis advisor) / Cheng, Shiju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0
158906-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正驱动卫生总费用快速攀升,国家医保基金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从卫生费用结构来看,中国长期以来存在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高、用药结构相对不合理等问题,限制了基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医保控费尤其是控制药品花费的必要性日益凸显。2018年末,新组建的国家医保局在“4+7城市”启动了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通过“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形式,实现了25个药品品种的大幅降价,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省医保费用、净化流通环境等方面成效显著。可以预期,在医保控费压力下,以带量采购为核心的集中采购将成为一项长期的政策选项。与此同时,该项政策将通过对价格信号的重大调整和采购量的重新分配重塑市场格局,对制药产业和制药企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集中采购政策的实施影响进行全面、审慎的评估,一方面能形成对集中采购政策执行现状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基于政策实施后的产业影响,对推广实施集中采购政策形成针对性建议。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案例研究、问卷分析和回归预测分析等多元研究方法,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政策实施后对制药企业和制药行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企业层面,受制于本国制药企业发展阶段和价格下降导致的利润压缩,国家集中采购试点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标药品对于大量中国患者需求的满足并对中标药品的质量控制形成一定压力;产业层面,由于价格下降和市场格局变动导致企业预期变化,国家集中采购试点政策将使得仿制药企业对待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更为审慎,短期内在被采购的药物分子领域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长远将导致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研究发现。
本文分别从带量采购政策的政策设计、带量采购中标药品质量监管政策和仿制药产业鼓励政策等维度提出了相应优化建议。建议政府在带量采购政策设计上坚持分类采购原则,强化中标企业产能、产量的核实,加大自由竞争市场份额,合理划分带量采购片区,避免医院采用“一刀切”的政策使用中标药;在质量监管上加强针对性质量监管,运用风险工具进行评估,针对高危风险制定风险最小化措施,加强推进ICH Q10在仿制药企业中的落地;在仿制药产业鼓励政策上落实“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鼓励政策,为高质量仿制药提供积极的市场环境,优化流通环节费率计算方式。
ContributorsChai, Yan (Author) / Chen, Pei-Yu (Thesis advisor) / Zhang, Anmin (Thesis advisor) / Zheng, Zhiqiang (Committee member) / Gu, Bi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0
187512-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疫情期间,人们与社区发生了高频链接。流调、核酸、求助,社区工作者无时不刻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社区作为中国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政府需要上而下到社区执行防控工作,百姓则自下而上需要社区提供服务和帮助、向上反映各类居民诉求。伴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全中国有9万个城市社区、400万社区工作者,社区参与主体从居委会、物业到民非组织,不断地进化。在人们对未来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的时侯,社区服务提供者协同社区各主体,实现数字社区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围绕“社区服务提供者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构建可持续的社区协同机制?”这一研究问题,首先,对数字社区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社区协同机制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第二,将以数字社区建设和协同治理为出发点,以七彩集团为研究样本,分析其实际运营的滨江缤纷未来社区和萧山瓜沥未来社区案例,归纳总结其协同治理的具体措施;第三,结合理论规范分析,提出“数字社区协同机制-协同绩效”的理论框架和作用边界;第四,运用问卷调查结合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具体措施能够实际提高企业绩效进行问卷发放和数据验证。 本研究得到以下三个主要结论:(1)数字社区中可持续性发展协同治理机制是社区运营主体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社区内参与提供和使用服务的治理活动进行约束、激励、引导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同时包括政策治理、社区文化和市场共建三种不同作用机制。(2)数字社区中,治理政策机制仅在社团主体中作用显著;社区文化除了在社区物业中作用有限,在其他所有主体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市场共建则是在社团、物业和居民业主中发挥作用。(3)协同机制通过政策治理、社区文化、市场共建影响社区内不同主体的感知和行为,而数字技术作用一种新兴的支撑性技术能够对上述作用产生不同的增强作用,进而促进协同绩效提升。 本研究通过聚焦于社区运营六方主体的角色分工、各自诉求,进一步讨论如何应用最新数字经济和技术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社区的良性发展找到解决方案。
ContributorsXu, Xiaowei (Author) / Shao, Benjamin (Thesis advisor) / Zhang, Anmin (Thesis advisor) / Gu, Bin (Committee member) / Hong, Yil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