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ching Items (3)
Filtering by

Clear all filters

168553-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近些年来,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短短十余年时间,资产管理资金规模便由人民币十万亿余元扩大至百万亿之巨。资产管理行业覆盖范围广阔,几乎渗透了所有金融子行业。在庞大的资金规模下,很多资管机构及管理人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管理能力,而是依赖政策红利、忽视风险匹配与防范,“人为”埋下许多投资风险隐患。随着2018年《资管新规》的推出,刚性兑付被打破,大量资管产品相继因所投标的违约而产生逾期兑付现象,市场上俗称“暴雷”。“暴雷”产品中不乏知名金融机构身影,且资管产品中涉及管理人未尽勤勉尽职问题,甚至存在直接违反资管合同约定进行投资的诉争案件数目也呈指数增长,即使头部机构也难逃未尽勤勉尽职而担责的境地。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条款对管理人勤勉尽职范围、标准及责任的认定并没有非常明确,相应的惩罚机制也不够严厉。这种情况下,资管合约对管理人相关权利义务的具体约定就变得十分重要。资管合约内容中若对资产管理人投资管理行为及违约责任有明晰的约定,更能杜绝资产管理人不当投资行为,相比同类其它产品,也可以降低资管产品的不当投资风险。本文通过将资管合约条款数据化后,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固收类资管产品中法律责任规定的明确程度(可追责性)与相应产品的投资风险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提示投资者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帮助监管者更好地对资管行业进行良性引导与约束,辅助资管机构更好地做好内控、风控及投资流程管理,减少因管理人的不当行为而导致超出正常市场投资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最终实现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及推动社会资产的良性配置的目标。研究发现:(1)管理人权限受约束程度越大,产品投资风险越小;(2)信息披露约定要求越高,产品投资风险越小;(3)投资限制约定越严格,产品投资风险越小;(4)风险披露约定越充分,产品投资风险越小;(5)关联交易限制约定越严格,产品投资风险越小。同时,部分证据还支持:(6) 反映对管理权限制的产品持有人大会权力越大,产品投资风险越小;(7)逾期兑付情况越严重,产品投资风险越大;(8)产品成立时间越早,产品投资风险越大。此外,虽然数据并未直接支持以下研究假设,但是仍有证据表明,在特定条件下这些假设也有成立可能性,具体结论还需进一步研究确立:(9)机构背景风险等级越高,产品投资风险越大;(10)投资团队实力越强,产品投资风险越低;(11)违约责任越明确,产品投资风险越低。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若资管产品合同约定更为明确、更具有可追责性、资产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越严谨高效,管理人能尽到勤勉尽职义务,预期风险及收益更为匹配,则固收类资管产品的投资风险相对较低、收益情况更符合预期。
ContributorsOuyang, Qun (Author) / Zhu, David (Thesis advisor) / Yan, Hong (Thesis advisor) / Kan, Rui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2
158044-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近年来,中国内地FOF业务发展迅速,但在业务发展初期的实践中,FOF管理人在遴选基金资产和预测其未来收益等方面遇到诸多困难,传统的FOF组合构建技术往往不理想。本文借鉴海外因子配置相关理论,尝试通过归因分析基金的收益来源,寻找能深度刻画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特质因子,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权益类基金的特质因子构建FOF组合的新方法。本文选择100家权益类私募基金,通过因子拆解剥离了市场、行业、风格等共同影响因素,遴选出特质因子表现更优的基金经理,而不是仅仅选择过往业绩好的基金经理,并基于特质因子构建一组FOF组合,与此同时,运用传统方法构建基于基金资产的另一组FOF组合,对比两种组合方法的组合绩效,实证结果显示基于特质因子的FOF组合绩效更优。本文进一步运用转移概率矩阵和相关性分析,找到了基于特质因子的FOF组合绩效更优的证据,即特质因子延续性更好和相关性更低。与基于基金资产的FOF组合配置传统方法相比,由于基金的特质因子延续性更好,运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收益的确定性相对更好;基金的特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低,大幅增强了FOF组合配置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总体来讲,基于特质因子的FOF组合配置方法为FOF管理人提供了一个更量化、更有效、更稳健的组合配置新路径,能有效提升FOF组合配置的绩效。

关键词: FOF、因子投资、组合配置、特质因子
ContributorsLi, Jie (Author) / Zhu, Hongquan (Thesis advisor) / Yan, Hong (Thesis advisor) / Liang, Bing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0
158905-Thumbnail Image.png
Description当前,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重要支撑力量,而未来5到10年,约有300多万家民营企业面临传承困境。但学术研究领域在传承整体框架、配套机制建设方面有完整论述、有成功案例的所见不多。首先,针对以上民营企业的传承现状,本文将研究、回答五个问题:1、成功传承的标准和要素是什么?2、传承模式有哪几种,每种模式配套的传承机制是什么,该如何建立?3、民营企业应选择何种传承模式,如何选择?4、民营企业的整套传承方案如何落地搭建?5、是否有普适性的、可借鉴的民营企业传承模型,包含哪些要素?
其次,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证分析,选取中、美、德、日四家不同传承阶段、不同传承模式的知名民营企业,对其传承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传承的关键要素,对前述五个问题进行系统解答。同时,本文创新性地结合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及企业实践,提出适合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传承全周期管理框架。
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总结出关于中国民营企业传承的八大结论及建议:1、本质:权力的交接和义务的传递;2、两大风险:继任风险(继任人的能力要求)、代理风险(继任人对企业核心理念的意愿/忠诚度);3、降低风险的四大机制:领袖锻造、人才梯队、管控治理、激励机制;4、两大成功要素:“选领袖”和“建机制”;5、四大机制是并行推进、相辅相成的,要尽早构建、持续优化;6、三大模式:家族成员继承、内生培养经理人、外聘职业经理人;7、民营企业传承模型包含七大要素、五大步骤;8、民营企业在制定传承方案时,除了要注意传承模型中的要素,还要注意其他关键要素。
ContributorsCao, Jianwei (Author) / Huang, Xiaochuan (Thesis advisor) / Liang, Bing (Thesis advisor) / Cheng, Shijun (Committee member)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sher)
Created2020